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做游戏、讲故事等手段来激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低年级学生 学习兴趣
  从教多年以来,我发现,许多低年级学生在刚进入小学学习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是对小学数学更觉得枯燥无味。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谈谈认识,仅供同仁参考。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通过做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1—9以内的数时,有一道题目:比5大,比8小的数可能是哪个数呢?一些同学对此无从下手。这时,我首先请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内容是这样的:请5个同学来画一画,看看哪位同学能在小黑板上画出比5个苹果多的苹果。同学们都画出了许多苹果,且画的个数都比5多:有画6个的,有画7个的,有画8个的,最多画9个的。接下来再请学生回答:哪几位同学画的苹果比8少呢?这个学生很快从中选择出来了。这样,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答案是6、7。
  又如,一些一年级的学生左右不分,怎么办?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这是左手,那是右手,可是他们就是分不清楚。我认为老师要有耐心,同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这样说: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个游戏,请全体同学跟我一起来做一个拍手游戏,跟老师一起拍。好不好?学生肯定很是乐意,教师可以一边做,一边说:“请全体同学拍拍自己的左手,再拍拍自己的右手;摸摸自己的右耳朵,再摸摸自己的左耳朵;敲敲自己的右腿,再敲敲自己的左腿。”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一定可以区分左右了。
  这样的游戏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提高。在这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学习效果自然是比较好的。
  二、用唱唱跳跳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低年级学生认数时,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通过形象记忆来认识1—9的字形,并且教学生记住顺口溜:“1字像铅笔,2字像鸭子,3字像蝴蝶,4字像帆船,5字像秤钩,6字像口哨,7字像镰刀,8字像葫芦,9字像气球。”通过这种比较形象而且有趣的形式,学生获得了对1—9数字的初步印象。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
  教师要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是教数字,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我在教学1—9的数字认读时,让学生跟我一起学习儿歌,通过儿歌这种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还编了一首儿歌——数字歌加肢体舞蹈:“一什么一,铅笔一;二什么二,鸭子二;三什么三,蝴蝶三;四什么四,帆船四;五什么五,勾勾五;六什么六,口哨六;七什么七,镰刀七;八什么八,葫芦八;九什么九,气球九。”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因为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小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通过直观展示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上,我们可以采取直观展示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用一些具体的物件来展示,这些展示物可以是学校提供的教具,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取。比如,我在教低年级学生分与合时,有这样一道问题:有10个苹果,每位小朋友分3个苹果,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还剩几个苹果?这个数学题目比较抽象,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办。我让一位学生到讲桌前,拿10只粉笔来分一分,学生很快将答案说出来了:最多可以分给3个小朋友,最后还剩下1个苹果。
  总之,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要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清容,吕世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题 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  一、利用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率问题的统一性,化繁为简、触类旁通。  ①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路程=速度×时间  ②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③利润率问题的
摘 要: 在情境创设、课堂活动、课堂提问、教学过程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呈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应保留的特色,即数学问题应多一点,思考感悟应多一点,思维交流应多一点,更应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问题 思考感悟 思维交流 能力提升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
摘 要: 学生出错是难免的,而我们要合理挖掘“错误”的价值,将其当成一种教学资源,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有益的素材。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错误 数学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要随处挖掘教学资源,来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也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只要能因势利导,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作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  一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在做某件事或对某种事物的思考不是模仿别人或者重复别人,而是自己想出来的,即使这种做法已
目的:  总结现代医学对股骨粗隆骨折治疗的认识及研究近况;探讨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对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Evans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查阅 Medline、Vip、CB
摘 要: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学习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如何
目的:  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对中晚期肝癌(Ⅲ、Ⅳ期)患者在稳定病灶、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改善反应肝功能的指标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中晚期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