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视阈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chen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好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而对话教学理念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前提下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数学课堂
  对话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多的是起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话教学情境的互动中学习并掌握知识。对话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当前社会上的教学活动是以追求高升学率为目标,因此教学方式往往是“满堂灌”,一堂课下来只是教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课,教学活动以教师为“绝对权威”,学生只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而不愿去思考。这种缺乏对话、互动的课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尝试采用对话教学方法。
  一、对话教学的特点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创生性、游戏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充分发挥了它们的优势,并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展现出来。
  1.平等性。在课堂上开展对话教学,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平等。减弱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也有了主动话语权。平等性教学使传统的“传输”和“被接受”模式改变了,趋向于一种师生间平等交流、互动以及教学相长的新局面。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导下,使课堂环境更加和谐,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
  2.开放性。开放性是指“解除封锁和限制”,这是它在对话教育中的理解。将它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被解释为解除教师对学生的“封锁和限制”。意思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减少一些强制和命令,才不会遏制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积极和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创生性。创生性是指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教师在授课之前要根据“教学大纲”来指导自己的授课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所讲知识进行精心准备,还要对授课过程和方法进行预设,明确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和情感倾向,以至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充分展示教师的自信与涵养,不至于手足无措。
  4.游戏性。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享受游戏的乐趣,乐在其中;还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因此,教师要将游戏运用到对话教学中,并始终保持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可以在课前创设一个有教学意义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二、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对话教学
  1.组织学生开展自由对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对话交流,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首先,教师应当明确哪节课可以专门用来自由讨论,让学生减少来自课堂的压力。其次,教师提出一些有关课堂知识的话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达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当讨论到学生难以理解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从旁辅助,帮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激励学生自我对话。自我对话就是学生在学习或思考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感悟和审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对话,让学生自己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对问题形成独到的理解,创立自己的问题意识,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对失败的经验进行自我反思,避免重蹈覆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总结错误的意识,比如,准备一个属于自己的错题集,把每次做错的题目进行归类,然后分析为什么做错,怎么做才对,为什么这么做是对的,坚持下来学生会对某一类题目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
  3.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建立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关系,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创新之举,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入教生间的平等和谐关系,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因为平等、民主的课堂,能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奇特的观点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讨论,与教师、同学展开充分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自我个性的完善和思维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课堂内容讨论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值得教育工作者借鉴并使用。就其所显现的优势来看,可以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对话”式教学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成.中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3]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要上好试卷讲评课,就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包括审题的方法和组织答案的方法。审题,既审材料又审设问。在审题过程中,要求学生读懂、读全、读透材料,学会总结题型,把握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答案组织过程中,要注意回归材料,寻找试题与教材的最佳结合点,将课本知识点与材料进行有机整合。  关键词: 试卷讲评 审材料 审问题 有效信息 组织答案  政治教师通常采用的课型无非以下几种:新授课、复习课、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