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新品种晶两优534的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晶两优534具有米质优、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建阳作中稻推广种植。为指导大田生产,该文对近3年来晶两优534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优质稻;晶两优534;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063-02
  晶两优534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6605)。2014年引进南平市建阳区试种,经过3年多点种植,晶两优534表现出米质优、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建阳区作中稻推广应用。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1.1.1 国家试验表现 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453.15kg/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2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77.8%;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9 666.30kg/hm2,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2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78.3%;两年区试平均产量
  9 559.65kg/hm2,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77%,增产点比例78.02%;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18.45kg/hm2,比对照增产5.10%,增产点比例100.0%。
  1.1.2 建阳种植表现 2014年引进少量试种,在童游彭墩村作中稻种植0.25hm2,平均产量9 801kg/hm2,比当家品种II优125增产6.6%;2015年扩大种植面积,在童游彭墩村作中稻种植0.55hm2、在将口东田村作中稻种植0.39hm2、在莒口后山村作中稻种植0.43hm2,3个点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0 074kg/hm2、9 873kg/hm2、10 213.5kg/hm2,均比当地主要推广品种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7.2%、5.8%、6.9%;2016年加大示范力度,在童游彭墩村作中稻示范种植2.4hm2、在将口东田村作中稻示范种植1.5hm2、在莒口后山村示范种植1.8hm2,3个示范点均取得了增产增收,其中,童游彭墩村示范片平均产量10 024.5kg/hm2、比对照品种II优125增产7.8%,将口东田村示范片平均产量
  9 865.5kg/hm2、比对照品种II优125增产6.3%、莒口后山村示范片平均产量10 104kg/hm2、比对照品种II优125增产8.1%。
  1.2 农艺性状 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分蘖力较强,熟期转色好,2年区试平均有效穗数243万/hm2,株高120.1cm,穗长25.3cm,穗粒数200.5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3.9g。
  1.3 米质表现 米粒晶莹透明、细长,米饭清香适口,米质主要指标2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68.0%,长宽比3.1,垩白粒率9%,垩白度2.8%,胶稠度79mm,直链淀粉含量16.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1.4 抗性表现 经区试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2.1,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综合表现为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高感褐飞虱。在建阳种植表现为田间叶面清秀、青枝腊秆,未发现明显病虫危害。
  1.5 生育特性 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6.9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0.4d。在建阳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5~140d,比对照II优125短2~3d。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晶两优534在建阳作中稻种植,一般于5月上中旬播种,大田用种量11.25kg/hm2,秧田播种量150kg/hm2。晶两优534分蘖力较强,秧田播种要做到稀播、匀播,在秧苗2叶1心时施进口复合肥(总含量45%以上)225kg/hm2,并喷施吡虫啉防治稻飞虱,预防水稻病毒病的发生;在移栽前3~5d施尿素75kg/hm2,并喷施氯虫苯甲酰胺225mL/hm2和三环唑375g/hm2,做到带药下田。
  2.2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规格 晶两优534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宜适当稀栽,但秧龄弹性较差,适宜短秧龄移栽。因此,在建阳作中稻种植,一般秧龄30d或秧苗叶龄5~6叶移栽,插植规格20cm×26cm,每蔸插2粒谷秧,基本苗90万/hm2以上。
  2.3 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肥效 晶两优534的需肥水平中等,在建阳中等肥力田块作中稻,一般每1hm2施纯氮180kg、五氧化二磷90kg、氧化钾97.5kg,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具体施肥如下:基肥在二次耙田时每1hm2施碳铵450kg、过钙375kg,追肥在插后5~7d秧苗返青时结合施用除草剂,施水稻专用肥(氮磷钾总含量30%以上)450kg/hm2,穗粒肥在烤田结束、幼穗分化2期左右施进口复合肥(氮磷钾总含量45%以上)150kg/hm2。
  2.4 科学管水,实现节水灌溉 水稻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但不同的生育期有不同的需水要求,因此,晶两优534在水管上要根据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水特性进行科学管理。具体要做到:有水插秧,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360万/hm2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
  2.5 及时防治病虫害 晶两优534由于制种时较易裂颖,以及制种中“九二○”等激素残留较多,因此要用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一般可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25g/hm2加己唑醇150g/hm2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0g/hm2防治稻纵卷叶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225mL/hm2加龙彩225g/hm2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和紋枯病、稻曲病;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g/hm2防治稻瘟病。
  2.6 黄熟收获,确保稻米质量 若收获过早,青粒、断粒就会偏多,影响整精米率;若收获过晚,植株易死秆、倒伏,谷粒也易霉变、腐烂,影响品质。因此,要让稻谷充分黄熟之后抢晴收获,确保稻米品质完好。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会发生人际交往困难、擅自离岗等问题,主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过关的原因,针对该问题,本文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以及采取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技术的简称。本文通过介绍4G概念、相关的核心技术、主要优势和存在缺陷以及发展前景,使读者更加快速地了解4G技术这一新概念。
期刊
中国是单缸柴油机生产和销售大国,单缸柴油机在2010年国内销售量达600多万台,其给用户的普遍现象是容易冒黑烟,因此研究其加速烟度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传统单缸柴油机的
摘 要:从我国原生有色金属和再生有色金属的利用程度来看,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才存在技术水平低、集约化程度低和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以及总体实力不强的问题。要提高我国有色金属的利用率,必须从解放思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规范管理、有效的结合原生和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原生、再生有色金属;集约化程度;观念  0.引言  在我国的原料工业中,产业的持续发展取决于资源的保障和供给能力。在我国有色
摘 要:为了加快秸秆还田技术在颍上县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稻茬麦栽培技术,提高稻茬麦产量,特进行了稻茬麦免少耕秸稈覆盖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稻茬麦免少耕秸秆覆盖种植提高了地温,前期出苗快,对杂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后期表现有效分蘖增加,成穗率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较免耕露地种植的产量增加516kg/hm2,增产率为9.6%。  关键词:免少耕;秸秆覆盖;稻茬麦  中图分类号 S512.1
摘 要:以应用广泛的MSC-G12864液晶显示模块为例,在简单介绍内部结构与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其与单片机的接口以及相应的C51编程方法和程序。  关键词:液晶显示器;单片机接口技术;C51编程  1. 引言  液晶显示模块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常见外设之一,对它的编程控制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显示内容,显示形式等等,这些要求都可以归结为以数组形式处理数据的方式。本文以具体的液晶显示模块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