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让大学数学课堂充满诗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精互同”教学模式的“精”这个角度探讨如何让大学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诗意。“精”主要包含:教材精挑细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师生共同精备多元化教案和教师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 教学艺术 教学内容
  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认为:数学和诗词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数学重视“对称”,诗词讲究“对仗”。数学之美是对称和谐之美,诗词之美是对仗意境之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隆菲尔德说:“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和诗词一样,都有着独特的简洁美。如果诗词的简洁是写意的,是欲语还休的,是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那么数学语言的微言大义,则是写实的,是简洁明确的,是抽象规范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体现。数学是逻辑思维的精品,诗词是形象思维的精品。数学和诗词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两个极致。面对21世纪个性鲜明的大学生,如何让大学数学课堂诗意起来,值得探讨研究的。本文主要从作者提出的“精互同”教学模式的“精”这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这里“精”主要包含:教材精挑细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师生共同精备多元化教案、精选教学方法,教师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
  1.教材和教学资料精挑细选,使学生感受诗意数学的简洁美
  大学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我们要精挑细选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行文流畅的教材和教学资料,这样才能有效帮助、指导21世纪的大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方法,提高应用技巧和数学思维水平。
  2.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感受诗意数学的意境
  知识点罗列、素材堆砌的课堂设计,不仅不能引起大学生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情感,甚至让大学生远离数学,排斥课堂。大学数学教师在内容与课件教学设计上,要善于寻找数学与诗意的衔接点、结合处,善于把数学与实际生活、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数学史和数学文化,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诗画”,让大学数学教学迎来异彩纷呈的春天。如在讲连续的时候,可以由“彗星”的动态轨迹引入连续的概念,最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可用“极限连续值,增量趋于零,左右双连续,万物寻本源”这首小诗揭示连续的本质;在讲解矩阵四则运算和秩的时候,可以用“加减乘除尚简单,矩阵乘除非等闲;深究子式可得秩,初等变换不变量”总结,既区别矩阵与数的四则运算,又把矩阵秩的求法深深牢记在心间;解方程组的时候可用“欲解线性方程组,须知初等行变换,矩阵化至最简式,字里行间有答案”简单的诗句展现重点与难点;在讲向量空间时,可与“千手观音”比较讲解;在讲空间卦限的时候,可以用苹果三刀法活灵活现每一个卦限特征;在描述夹逼定理的时候,可以用男女谈恋爱的小段子进行形象逼真的描述;在讲导数、微分、积分的时候,既可以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与实际生活、实际应用问题联系起来,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再运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表达、激发……让大学生在美妙轻松的课堂中感受数学的美,领悟数学的思想,体会别样的数学意境。
  3.师生共同精备多元化教案、精选教学方法,是诗意课堂的必备条件
  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学生一起设计多元化的教案,努力为大学生创设主动亲近的诗意课堂、开放的课堂,让枯燥的数学迸发无穷的魅力。
  4.教师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是诗意课堂灵动与智慧的体现
  教师教学艺术包含自身个性,不是刻意地追求,而是自然地流露,体现在教师的语言、体态、风采及渊博的知识中,更体现在教师教学机智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顺应知识时代新要求,在讲授数学基础的同时,注意提炼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语言力求通俗又不失严谨,思路力求清晰又不失完整,解法力求简练又不失灵活,内容分析力求系统、透彻又戒空洞、繁杂。
  参考文献:
  [1]周远清.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系列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萧树铁.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J].数学通报,2002,(9):4-9.
  [3]刘楚中,罗汉,李晓沛.工科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1):56-59.
  [4]刘碧玉,韩旭里,秦宣云,等.工科数学课程体系、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工科数学,2000,16(6):47-49.
  [5]向安青.给数学课堂加点诗意评价.评价研究,2013.1.
  [6]邱淑媛.初中数学诗意课堂的教学尝试与感悟.2013.2.课堂创新.
  [7]孙迎光.本质认识与诗性之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4(19).
  [8]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用什么话”问题[M].诗与真,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学习古诗文积极性不高,难度较大,但古诗文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比重较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寻找提高学生古诗文学习能力和兴趣的有效方法,让吟诵回归课堂。  关键词: 文言文 吟诵 兴趣  古诗文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性,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相距时间较久远。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加之老师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数老师十分注重语句翻译及记忆,教学过程很严谨,然而
摘 要: 语文课堂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课堂,更要给予学生探索的机会,使语文学习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深处,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表演 语文素质 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因此表演环节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一、想象“补白”,点燃兴趣  要使孩子主动学习,愿意学习,唤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是提高教学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构建高效优质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首要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保证语文教学质量,因此致力于创建教学模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开展。本文主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前置作业设计、引导学生预习、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等方面论述,以达到小学生增效减负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创新 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 可持续开展 
摘 要: “对话”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已渐渐进入教师教学的视野里。“对话”教学以其更活泼的特征,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专心学习、耐心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其思维广度,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对话学习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对话”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已渐渐进入教师教学的视野。“对话”教学以其更活泼的特征,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专心
摘 要: 自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以来,取得了许多显著效果,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得愈发明显,但与此同时,存在应用上的硬伤,引人深思。本文从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的效果及注意事宜两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多媒体 思考  多媒体是在网络信息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集文字、声音、画面、图形、动画于一体的技术。多媒体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搬上荧幕,丰富了语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教学课型创新  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期刊
摘 要: 语文知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对学生整个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作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多年从教经验浅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导入 教学目标 学生水平 作业时机  首先,课堂导入要巧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往往与课前导入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设计有吸引性的导语,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是重点和难点。有人很形象地
摘 要: 作文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优化观察方法,丰富写作源泉;优化情境教法,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讨论教学,鼓励创新思维;优化“说”“写”训练,增强语言表达;优化评论自改,提高鉴赏水平,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  关键词: 初中作文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为特征的教
摘 要: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点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教师感到棘手头痛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实际教学案例,对六年级语文如何实施有效作文教学做出了以下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六年级语文 作文教学 有效策略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写作要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