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档案管理是现代供电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管理质量的基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文章从电企业档案管理现状出发,对建立现代企业电子档案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思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档案管理;运行机制
1供电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1.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影响作用发挥
档案管理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严重存在着人为的随意性。使得档案管理分散,各自为政,标准不一,装具参差不齐,资料重复保存,档案利用率低下,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严重脱节,造成人力、物力和空间浪费。
1.2宣传力度不够,员工的档案意识薄弱
在日常的电力生产和管理活动中,许多员工存在只重视活动的主要内容,不重视档案资料的整理。因此某些具有保存价值应形成文字材料的活动或细节没有及时收集和整理,造成档案材料不健全不完整,无形中增加了未来工作的难度。例如,在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中,只注意电力工程施工本身,不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审批文件、竣工报告或工程图纸等的归档工作,造成工程项目资料不完整,设备检修维护、劳动定员等工作就很难进行下去。由于档案管理的效益难以在当年显示出来,短期内效益也不明显,因而把档案管理作为短期行为,不重视档案管理的现象中普遍存在。
1.3日常管理工作不尽人意
供电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部门不重视。部门普遍存在只求业务发展,忽视部门的内部管理,尤其是业务档案管理。没有配备专人负责,缺乏年度检查制度;其次法律责任意识不强。业务项目完成后,工作底稿材料没有及时归档,业务档案应包含的资料不齐全,业务档案借用归还与否及档案资料无人把关,造成业务的中断和服务的不连续性;最后,制度建设不完善。①没有配备专人管理、没有明确分工。业务档案的归集装订没有具体分工;②业务项目完成后,没有规定何时应将工作底稿材料归档;③业务归集的资料是否齐全、文件排列是否规范、有无编号索引,无人复核把关;④借阅过于随便。借阅不需履行必要的手续,不需部门领导审核,归还档案时无人审核借出档案的完整性。
1.4工作滞后,有待于创新、发展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供电企业日新月异,发展迅猛,新的供电服务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现代化程度日趋提高,诸如电子化公文传输、无纸化办公等已普遍或逐步得到推广。档案工作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50多年来的传统管理方法已在企业中根深蒂固。由于传统立卷中人为因素过大,手工劳动量过大,工作效率低,利用不方便;传统的立卷方法严重束缚了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在档案部门的发展与应用,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建立现代企业电子档案管理运行机制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既是一种档案管理制度,又是一种管理思想与方式的体现。它不是指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而是指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档案管理模式的总称。管理科学要求企业档案部门要按档案形成规律建立一套符合本企业需要和企业档案工作一般规律的档案管理制度,含义如下:①指具体档案管理规章制度;②指档案工作管理制度,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建立一套档案管理责任保障体系和管理网络,把本企业档案工作有效组织起来;③指企业内部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各企业在确立档案工作管理机制时要符合本企业的实际。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大力开发利用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关键是提高电子档案人员的素质。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以往我国档案部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调配多注重政治素质,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而且档案管理队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了电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如何大力提高電子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合理安排与使用人员,激发其主动性创造性,以适应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需要,是档案部门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3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积极开创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新局面、努力做到档案信息为供电企业服务、为电力职工。为各级、各类查阅档案资料者服务、可以促进供电企业之间各项工作的交流与沟通;其次,加强档案管理是供电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档案是电力建设、管理等活动的直接记录和真实反映,档案中记载的是电力建设的思想。成果和工作方法、反映的是电力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因此档案可以让企业充分认识自己、少走弯路、有利于长期的发展;最后,加强档案管理能为电力建设提供凭证和依据,供电企业的档案同生产、建设、科研、管理的关系十分密切,充分发挥其凭证作用,不仅能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还能为电力工程的扩建、保养、维修等提供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4结束语
基层供电企业要调整工作思路,加大档案领导力度,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统筹规划,一步到位,才能推动供电系统档案工作的较快发展。档案管理的基础打得好,就能够顺利实现从传统管理手段向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转变,把管理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供电企业;档案管理;运行机制
1供电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1.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影响作用发挥
档案管理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严重存在着人为的随意性。使得档案管理分散,各自为政,标准不一,装具参差不齐,资料重复保存,档案利用率低下,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严重脱节,造成人力、物力和空间浪费。
1.2宣传力度不够,员工的档案意识薄弱
在日常的电力生产和管理活动中,许多员工存在只重视活动的主要内容,不重视档案资料的整理。因此某些具有保存价值应形成文字材料的活动或细节没有及时收集和整理,造成档案材料不健全不完整,无形中增加了未来工作的难度。例如,在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中,只注意电力工程施工本身,不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审批文件、竣工报告或工程图纸等的归档工作,造成工程项目资料不完整,设备检修维护、劳动定员等工作就很难进行下去。由于档案管理的效益难以在当年显示出来,短期内效益也不明显,因而把档案管理作为短期行为,不重视档案管理的现象中普遍存在。
1.3日常管理工作不尽人意
供电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部门不重视。部门普遍存在只求业务发展,忽视部门的内部管理,尤其是业务档案管理。没有配备专人负责,缺乏年度检查制度;其次法律责任意识不强。业务项目完成后,工作底稿材料没有及时归档,业务档案应包含的资料不齐全,业务档案借用归还与否及档案资料无人把关,造成业务的中断和服务的不连续性;最后,制度建设不完善。①没有配备专人管理、没有明确分工。业务档案的归集装订没有具体分工;②业务项目完成后,没有规定何时应将工作底稿材料归档;③业务归集的资料是否齐全、文件排列是否规范、有无编号索引,无人复核把关;④借阅过于随便。借阅不需履行必要的手续,不需部门领导审核,归还档案时无人审核借出档案的完整性。
1.4工作滞后,有待于创新、发展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供电企业日新月异,发展迅猛,新的供电服务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现代化程度日趋提高,诸如电子化公文传输、无纸化办公等已普遍或逐步得到推广。档案工作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50多年来的传统管理方法已在企业中根深蒂固。由于传统立卷中人为因素过大,手工劳动量过大,工作效率低,利用不方便;传统的立卷方法严重束缚了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在档案部门的发展与应用,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建立现代企业电子档案管理运行机制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既是一种档案管理制度,又是一种管理思想与方式的体现。它不是指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而是指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档案管理模式的总称。管理科学要求企业档案部门要按档案形成规律建立一套符合本企业需要和企业档案工作一般规律的档案管理制度,含义如下:①指具体档案管理规章制度;②指档案工作管理制度,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建立一套档案管理责任保障体系和管理网络,把本企业档案工作有效组织起来;③指企业内部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各企业在确立档案工作管理机制时要符合本企业的实际。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大力开发利用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关键是提高电子档案人员的素质。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以往我国档案部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调配多注重政治素质,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而且档案管理队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了电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如何大力提高電子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合理安排与使用人员,激发其主动性创造性,以适应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需要,是档案部门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3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积极开创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新局面、努力做到档案信息为供电企业服务、为电力职工。为各级、各类查阅档案资料者服务、可以促进供电企业之间各项工作的交流与沟通;其次,加强档案管理是供电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档案是电力建设、管理等活动的直接记录和真实反映,档案中记载的是电力建设的思想。成果和工作方法、反映的是电力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因此档案可以让企业充分认识自己、少走弯路、有利于长期的发展;最后,加强档案管理能为电力建设提供凭证和依据,供电企业的档案同生产、建设、科研、管理的关系十分密切,充分发挥其凭证作用,不仅能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还能为电力工程的扩建、保养、维修等提供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4结束语
基层供电企业要调整工作思路,加大档案领导力度,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统筹规划,一步到位,才能推动供电系统档案工作的较快发展。档案管理的基础打得好,就能够顺利实现从传统管理手段向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转变,把管理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