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应用他克莫司后处理与康复训练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thcharg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后处理联合康复训练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后处理组、康复训练组、序贯治疗组及模型组.采用经股动脉置管球囊扩张术将各组大鼠制成脊髓缺血模型,模型组在脊髓缺血20 min后行再灌注;后处理组及序贯治疗组在再灌注即刻经左颈总动脉按每千克体重0.5 mg一次性注射他克莫司;康复训练组与序贯治疗组于再灌注1d时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于再灌注2d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脊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于再灌注7d、14d及28 d时采用BBB评分对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于再灌注7d时观察各组大鼠受损脊髓病理改变.结果 再灌注2d时序贯治疗组脊髓组织内SOD活性为(139.94±13.41) U/mg prot,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水平(均P<0.05),其中后处理组SOD活性为(122.42±10.36) U/mg prot,显著高于康复训练组[(102.67±13.86) U/mg prot]和模型组[(99.72±12.77) U/mg prot](P<0.05);序贯治疗组MDA含量为(7.01±0.93) nmol/mg prot,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水平(均P <0.05),其中后处理组和康复训练组MDA含量分别为(8.38±1.03) nmol/mg prot、(8.40±0.55) nmol/mg prot,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水平[(9.87±1.32) nmol/mg prot](均P<0.05).再灌注28 d时序贯治疗组、后处理组及康复训练组BBB评分分别为(18.23 ±1.14)分、(16.11 ±1.03)分和(14.80±1.83)分,均显著优于模型组水平[(11.62±1.92)分](均P<0.01),其中序贯治疗组BBB评分亦显著优于后处理组及康复训练组(均P<0.05).序贯治疗组大鼠受损脊髓病变程度较轻,后处理组及康复训练组次之,模型组病变程度最严重.结论序贯应用他克莫司后处理与康复训练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协同效应,能进一步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腰背旋转运动过程中核心肌群等长与等速测试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38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进行核心肌的等长旋转和等速( 60°/s)旋转测试,将2种方法测试的左旋、右旋峰力矩(PT)和左右两侧峰力矩之比(L/R)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腰背旋转肌群等长和等速测试中的PT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等长和等速肌力测试所获得的PT值建立的回归方程式为y左=22.330 +0.9
目的 观察高频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CT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将36例已确诊为CTS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并同期选取32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入选对象进行腕部高频超声扫查,分别测量被检者在腕部肌肉等长收缩前、后其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前后径厚度(D)、横断面积(CSA)以及腕部肌肉等长收缩前、后上述指标差值,并进行组间对比.采用ROC曲线对2组对象正中神经相关指标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结果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为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功能障碍寻觅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8例作为抑郁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在清晨对2组患者进行工作记忆测试,比较2组患者各工作记忆测试项目的组间差异,并对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工作记忆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HAMD量表评估,抑郁组的HAMD评分为(21.78±3.21
目的 系统观察阈下抑郁患者应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3周之后的转归,探索脑电生物反馈对阈下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干预治疗3周,每周治疗2次并评定1次;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方法干预,观察3周,每周评定1次.连续观察3周和治疗后第6周随访,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流行病学
期刊
目的 观察躯干控制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40例小儿脑瘫患者按就诊顺序和家属意愿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在治疗8周后2组患儿采用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和10m步行时间评定患儿步行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儿平衡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儿ADL能
目的 观察导尿管球囊扩张术介入时间不同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诊断为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吞咽障碍患者48例,根据导尿管球囊扩张术介入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和D4组,每组12例.4组均采用注水方式使球囊充盈以扩张环咽肌,同时辅以低频电刺激及吞咽康复行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终点(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满6周后)采用吞咽功能临床评
目的 观察年龄、性别因素对正常人坐-站转移时髋关节及足底压力运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观察正常成人从坐位到站位过程中不同时期髋关节运动学参数(包括髋关节角度变化、运动速度、时间)及足底压力(如压力、压强、接触面积等)变化情况,分别探讨性别及年龄作为变量时各个参数间的差异.结果 ①髋关节运动学参数分析:在坐-站转移过程中Ⅰ期角度男性大于女性(P<0.05),躯干Ⅰ期移动速度及Ⅲ期移动速度男性大于女性(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康复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康复治疗专业教育规模快速增长,规范化教育教学体系正在形成,现总结如下.一、办学规模快速增长通过检索2000年至2011年间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后发现,12年来设置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高校共计77所,详见图l.学制多为4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大多都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运动人体科学及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授予理学或
期刊
目的 探讨强化训练时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每日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每组12例,因失访3例,3组最终完成本研究样本数分别为12、11和10例.各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下肢功能训练,训练时间分别为每日40、80和120 min,每周5d,共训练4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