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精算学是一门用于处理财务金融不确定性问题的学科,其学科思想是将财务金融发展中不能被准确预测的风险进行量化处理,从而为研究对象提供决策依据。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应用精算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针对信用风险量化管理问题,探究了精算方法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行了风险量化内部模型的构建。
【关键词】精算方法;信用风险;内部模型
一、引言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得到了不断扩大,但伴随其而来的信用风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用风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所以是否提前对信用风险的进行防范将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长远发展,我国还未形成完善的风险度量体系,这给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防范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精算方法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有着重要应用,本文就借助精算思想进行了信用风险量化内部模型构建的探索研究,希望能够对提高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防范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信用风险概述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是在市场交易中因对方违约而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同时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变化、履行合约能力的变化导致的合约市场价值的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最为复杂也最需要管理的信用风险是指资本市场的信贷风险,针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管理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随着全球金融形势的日益严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成为了金融机构的重要发展目标。在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大型银行在全球得到了迅速扩张,而为了保证这些国际银行的稳健性状况,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制定了一项“巴塞尔协议”,这项协议在全球多个国家都得到了广泛使用,该项协议中规定,在银行资本中,一级资本需要占到资本总额的一般,而资本总额与风险资产总额之比不能小于8%,同时以及资本与风险资本总额之比不能小于4%。
三、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应用精算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巴塞尔协议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得出风险资本量,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巴塞尔协议也逐渐显露出其在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权重比例制定的相对简单,市场风险考虑不够全面等。基于这些问题,近年来金融机构在测量在险价值时开始广泛使用内部模型的测量方式。在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围绕市场中的问题资本协议进行了适当修改,其重点就是允许在严格符合监管相关规定的条件下,使用内部模型进行风险测量。在此之后,市场中出现了多种内部模型,包括麦肯锡模型、信用度量术等,但这类模型在实践应用中都存在对外生变量过于依赖的问题,而精算学是用于处理未来与财务金融相关问题不确定性的一门学科,所有与不确定性金融相关的问题都可采用精算学的思想与办法进行解决,因此精算方法在信用风险量化中的应用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精算学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个重要优势,其所有的推断与预测都是基于过去自身的真实记录之上的,其可以给出符合测试对象的测算结果,而不需要给出一个统一的信用风险内部模型,因此在进行信用风险内部模型构建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运用精算思想建立信用风险量化内部模型
在运用精算思想进行信用风险量化内部模型的构建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计算贷款总金额VAR,利用公式M=∑m(M为大量贷款总额,m为该笔贷款的数量),VAR(M)=∑m1qx=qxM(qx表示在X年初出,贷款m在未来这一年内出现坏死的概率)可以得出在险价值求值公式;二是qx的推导,qx代表某类贷款总额坏死的风险趋势,由于这是一个随着时间X变化的函数,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图表1进行表示:

通过对坏死力 μ,坏死概率qx的求值,最终就能得到在险价值。借助精算思想,可以从研究对象贷款总额的历史数据中,得出贷款坏死的边际倾向。采用这一信用风险量化内部模型,能够得出周期不同、对象不同的风险测算值,所以该模型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灵活的应用性。
四、结论
本文首先对信用风险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应用精算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精算学在对不可预测的风险进行量化时具有特殊优势,因此能够显著提高风险内部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本文也对运用精算思想建立信用风险量化内部模型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对精算方法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能够对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郑君. 精算方法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的运用[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03:21-22+48.
[2]李晓林,曾毳毳. 基于精算方法的信用风险的量化[J]. 金融论坛,2013,11:19-24.
[3]于晨曦. 计量技术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兼论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运用计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金融论坛,2012,06:59-64.
【关键词】精算方法;信用风险;内部模型
一、引言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得到了不断扩大,但伴随其而来的信用风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用风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所以是否提前对信用风险的进行防范将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长远发展,我国还未形成完善的风险度量体系,这给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防范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精算方法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有着重要应用,本文就借助精算思想进行了信用风险量化内部模型构建的探索研究,希望能够对提高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防范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信用风险概述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是在市场交易中因对方违约而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同时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变化、履行合约能力的变化导致的合约市场价值的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最为复杂也最需要管理的信用风险是指资本市场的信贷风险,针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管理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随着全球金融形势的日益严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成为了金融机构的重要发展目标。在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大型银行在全球得到了迅速扩张,而为了保证这些国际银行的稳健性状况,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制定了一项“巴塞尔协议”,这项协议在全球多个国家都得到了广泛使用,该项协议中规定,在银行资本中,一级资本需要占到资本总额的一般,而资本总额与风险资产总额之比不能小于8%,同时以及资本与风险资本总额之比不能小于4%。
三、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应用精算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巴塞尔协议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得出风险资本量,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巴塞尔协议也逐渐显露出其在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权重比例制定的相对简单,市场风险考虑不够全面等。基于这些问题,近年来金融机构在测量在险价值时开始广泛使用内部模型的测量方式。在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围绕市场中的问题资本协议进行了适当修改,其重点就是允许在严格符合监管相关规定的条件下,使用内部模型进行风险测量。在此之后,市场中出现了多种内部模型,包括麦肯锡模型、信用度量术等,但这类模型在实践应用中都存在对外生变量过于依赖的问题,而精算学是用于处理未来与财务金融相关问题不确定性的一门学科,所有与不确定性金融相关的问题都可采用精算学的思想与办法进行解决,因此精算方法在信用风险量化中的应用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精算学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个重要优势,其所有的推断与预测都是基于过去自身的真实记录之上的,其可以给出符合测试对象的测算结果,而不需要给出一个统一的信用风险内部模型,因此在进行信用风险内部模型构建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运用精算思想建立信用风险量化内部模型
在运用精算思想进行信用风险量化内部模型的构建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计算贷款总金额VAR,利用公式M=∑m(M为大量贷款总额,m为该笔贷款的数量),VAR(M)=∑m1qx=qxM(qx表示在X年初出,贷款m在未来这一年内出现坏死的概率)可以得出在险价值求值公式;二是qx的推导,qx代表某类贷款总额坏死的风险趋势,由于这是一个随着时间X变化的函数,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图表1进行表示:

通过对坏死力 μ,坏死概率qx的求值,最终就能得到在险价值。借助精算思想,可以从研究对象贷款总额的历史数据中,得出贷款坏死的边际倾向。采用这一信用风险量化内部模型,能够得出周期不同、对象不同的风险测算值,所以该模型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灵活的应用性。
四、结论
本文首先对信用风险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应用精算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精算学在对不可预测的风险进行量化时具有特殊优势,因此能够显著提高风险内部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本文也对运用精算思想建立信用风险量化内部模型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对精算方法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能够对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郑君. 精算方法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的运用[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03:21-22+48.
[2]李晓林,曾毳毳. 基于精算方法的信用风险的量化[J]. 金融论坛,2013,11:19-24.
[3]于晨曦. 计量技术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兼论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运用计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金融论坛,2012,06: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