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自制组织芯片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来源 :肿瘤防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k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蛋白水平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检测10例正常口腔粘膜、10例口腔上皮单纯增生、15例口腔粘膜白斑及72例OSCC(其中高分化30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16例)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同时分析PTE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PTEN基因在口腔鳞癌、口腔粘膜白斑、口腔上皮单纯增生和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2%(52/72)、93.3%(14/15)、100%(10/10)和100%(10/10)
其他文献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由几种镰刀菌或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是对玉米生产影响较重的病害。玉米青枯病菌侵染根部和茎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Q016)03—0036—0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规模化的必然结果。  1农村土地规模流转难度大  一是规模流转涉及的农户多,每个农户的想法不一致,意见不统一,又不能强求,协调难度大。二是租金与农民自种收益有差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别是专业蔬菜地、公路沿
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属引起的,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的常见病害,给我国玉米种植业造成严重损失。随着抗病杂交种的推广和栽培制度的变更,大斑病危害一度得到控制,但由于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多,变异速度快,我国部分地区大斑病危害有所回升。  1.发病症状  玉米大斑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可能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危害加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苞叶和叶鞘,
近年来,在国家水利政策支持下,在上级单位的坚强领导下,原州区水务局紧抓历史发展机遇,大力践行新时期治水管水新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灌区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是大规模实施灌区节水续配和泵站改造等项目,骨干工程基本上全线改造,抗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充分发挥灌区抗旱主力军的作用,精心组织,科学灌溉,成功应对极端气候影响,“十二五”年均灌溉面积达到了预期目标,在保障全原州区粮食安全、促进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微淋巴管密度(ML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标本53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20例,以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132
深化侦破命案工作,必须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命案攻坚的决心和信心;必须把握侦破命案规律,不断完善侦破命案工作机制;必须苦练基本功,提高运用刑侦杀手锏的能力;必须增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