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圆圆小队的伙伴们围坐在小队长小元的家里,筹划着元宵节的小队活动,话题从元宵节的民俗谈起。一个队员说:“元宵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元宵节家家包汤圆吃,汤圆也叫元宵。”第二个队员说:“圆月特别明亮,人们联想到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第三个队员说:“灯又往往和谜语联在一起,人们叫它灯谜。”这么一讨论,小队活动的主要内容就确定了:学包汤圆、学做元宵灯,制作灯谜让大家猜,构成了元宵三部曲。
一、自己包汤圆,味道更美
吃汤圆大家都喜欢,包汤圆却谁也不会。队长小元就请妈妈当辅导员,教伙伴们学包汤圆。小元的妈妈几天前就准备好糯米粉,处理后做成一小片一小片,让小伙伴们把肉糜、豆沙或芝麻(黑洋酥)放进去,再搓成圆圆的形状,看看并不难,做做不简单,馅儿不是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圆子不是搓长了,就是捏扁了。好不容易才做成比较像样的汤圆。伙伴们不但学会了一样手艺,而且体会到平时家长做家务的不容易。不过,更深的体会是自己包的汤圆味道更美,这是一种成功的幸福体验。
二、制作元宵灯,兴致更高
吃完自己包的汤圆,大家开始学着制作元宵灯,今年不是兔年,做兔子灯没意思,做蛇形灯又让人看着可怕,而且已经不是低年级小朋友了,做那种拖着走的灯不太合适,干脆别出心裁,学做五角星灯、小鱼灯、葵花灯、小鸟灯;一部分做成立体的,里面放小灯炮,灯下装根小绳,可以提在手里,做完后每人提一盏亮晶晶的灯,排着队上街,倒有点像一条金蛇在舞动,这就和蛇年正好相符。另一部分做成平面的,可以在上面写上谜语,为办灯谜会作准备。伙伴们个个动手动脑,还互相切磋技艺,越做兴致越高。
三、自办灯谜会 气氛更浓
灯形的纸片做好了,大家就把搜集来的谜语的谜面写在上面。做好以后布置在哪里?小元提出就布置在自己居住的楼房的门厅里,还可以挂在沿楼梯的墙上,从一楼到六楼都挂满,楼里的居民都可以参加猜谜。猜中了发奖券,根据奖券领奖品。奖品哪里来?伙伴们说不用花钱,每家都有好多小玩具,都可以拿出来当奖品。把玩具按质论价分一分,有的用一张奖券就能换,有的要用几张奖券才能换。到了灯谜会这一天,小队伙伴们进行分工,有的负责发奖券,有的负责换奖品;有的负责维持秩序,还有的负责接待“游客”。居民楼顿时热闹非凡。居民们都说楼里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这样过元宵,节日气氛真浓啊!
一、自己包汤圆,味道更美
吃汤圆大家都喜欢,包汤圆却谁也不会。队长小元就请妈妈当辅导员,教伙伴们学包汤圆。小元的妈妈几天前就准备好糯米粉,处理后做成一小片一小片,让小伙伴们把肉糜、豆沙或芝麻(黑洋酥)放进去,再搓成圆圆的形状,看看并不难,做做不简单,馅儿不是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圆子不是搓长了,就是捏扁了。好不容易才做成比较像样的汤圆。伙伴们不但学会了一样手艺,而且体会到平时家长做家务的不容易。不过,更深的体会是自己包的汤圆味道更美,这是一种成功的幸福体验。
二、制作元宵灯,兴致更高
吃完自己包的汤圆,大家开始学着制作元宵灯,今年不是兔年,做兔子灯没意思,做蛇形灯又让人看着可怕,而且已经不是低年级小朋友了,做那种拖着走的灯不太合适,干脆别出心裁,学做五角星灯、小鱼灯、葵花灯、小鸟灯;一部分做成立体的,里面放小灯炮,灯下装根小绳,可以提在手里,做完后每人提一盏亮晶晶的灯,排着队上街,倒有点像一条金蛇在舞动,这就和蛇年正好相符。另一部分做成平面的,可以在上面写上谜语,为办灯谜会作准备。伙伴们个个动手动脑,还互相切磋技艺,越做兴致越高。
三、自办灯谜会 气氛更浓
灯形的纸片做好了,大家就把搜集来的谜语的谜面写在上面。做好以后布置在哪里?小元提出就布置在自己居住的楼房的门厅里,还可以挂在沿楼梯的墙上,从一楼到六楼都挂满,楼里的居民都可以参加猜谜。猜中了发奖券,根据奖券领奖品。奖品哪里来?伙伴们说不用花钱,每家都有好多小玩具,都可以拿出来当奖品。把玩具按质论价分一分,有的用一张奖券就能换,有的要用几张奖券才能换。到了灯谜会这一天,小队伙伴们进行分工,有的负责发奖券,有的负责换奖品;有的负责维持秩序,还有的负责接待“游客”。居民楼顿时热闹非凡。居民们都说楼里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这样过元宵,节日气氛真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