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冰雪”相关的民间故事之对比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q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中日两国的关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中日两国文化虽相似但也有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各个方面.虽然两国地域、气候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是却都流传下来了很多关于“冰雪”的民间故事.本文从同样被称为“雪国”的日本北海道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中寻找蛛丝马迹,分析同为“雪国人”文化内涵的异同.
其他文献
摘 要:《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滥觞,全面、詳细地记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社会风貌。风、雅、颂三部分中《国风》部分占比最大,而其中又以近五十首的爱情诗独领风骚。《国风》将那个时代女性的举止风貌、生活习俗、社会地位、人品性格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本文遵循女子的情感发展历程, 并深入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女子在爱情中呈现出的独特人物形象,深层次解读作品,探究其中蕴含的多角度的女性人
美国著名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是菲茨杰拉德写作生涯的顶峰,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
与“老辣炮手”钟南山相比,54岁的曾益新显得低调。其实,这位海归院士一直是中国医改的智囊。“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巴尔扎克的这句话,似乎在曾益新身上得到了印证。他善于思考,且不断寻找可能的突破。  遵从于内心的召唤  1990年,曾益新获得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在那个出国潮涌动的年代,他顺理成章地跨出了国门:“那时候,一个普通的肝炎肝硬化患者,都会让很多医院
摘 要:德国作家歌德的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的出版,不仅引起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广泛探讨以及欧洲青年的情感共鸣,还对解决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本文将以书中浪漫主义情感为切入点,对主人公维特的烦恼进行分析,并简述歌德与浪漫主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精神的。  关键词:少年维特;维特之烦恼;歌德;浪漫主义文学;探析  作者简介:陈梦娇(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