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校被评为苏州市中小学创建书香校园先进单位,并获工业园区特色学校AA级称号。这标志着我校的读书活动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历程溯源 我校读书活动始于2000年,是在“开放教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师素养提出来的。2000年寒假的第一天。校长就和骨干教师来到杭州教育书店,亲自为教师选书;然后通过大会小会的宣讲鼓动,使读书风气在校园里开始形成,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我校教师的读书热情持续升温,读书风气日益浓厚。而后,读书热从教师延伸至学生。校园成了读书的乐园,晨读、午诵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渐入佳境2003年,我校成为新教育实验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相关理论为我校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指明了方向,也使我们对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2004年,我们提出“打造书香校园里的文化人”,开始把阅读与丰富师生文化素养结合起来;2005年,我们提出“让阅读成为第四餐”,在全体师生中倡导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每天读,挤时间读,解决教师工作与读书、学生作业与读书的矛盾;2006年,我们提出“读书丰富知识,读书丰富生活,读书丰富人生”,公开表明我们开展读书活动所要追求的三个境界,并明确告知教师:经过努力。我们已经到达了第二个境界,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措施推动 与认识相配套,我们还不断出台一些措施用以支撑和推进。教师方面:一是购书。让教师有书读;二是赠书,开展专题阅读;三是谈书,撰写读书心得;四是议书,开辟“花园书友”专栏,举行读书沙龙。学生方面:一是课内带动,以语文学科为主,其他学科跟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穿插或推荐相关书籍;二是保证时间,安排每天20分钟的“读书时间”;三是确立“读书目”,全体学生在4月23日和12月1日不用带教科书,全天参加由学校精心安排的“主题阅读”,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阅读活动,浸润优秀文化,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四是指导亲子阅读,让读书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假日……
孕育成果 学校近年来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荣誉:全国“我们的读书节”活动设计创意评比“十佳”;苏州市中小学校创建书香校园先进单位:苏州市文化特色学校:苏州市首届模范文学社团:苏州市第一届经典诗文大赛二等奖;苏州市第二届阅读节课本剧表演一等奖、经典图书书画创作竞赛一等奖……
学生的短文随笔、小诗、散文频频见诸各级各类少儿报刊。2003年,10岁女孩达梦园出版了第一本散文诗集《雪精灵》,是苏州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作家”,被评为首届苏州市“十佳文学少年”;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读书写作活动,中高年级学生文章发表、获奖面超过30%。由苏州市少年文学院举办的中小学生当场作文大赛至今搞了七届。我校学生成绩斐然。作为杰出代表,吕端同学在首届大赛中夺得中年级组状元,张晴原同学在第四届大赛中夺得高年级组状元,许奕珺同学在第五届大赛中夺得中年级组并列第一名,另有两名毕业生在中学阶段获得初中组状元。
辐射效应近年来,学校接待广东、内蒙、吉林、山东、浙江等全国各地前来参观书香校园建设的专家、同行,每学期都要好几批,学校校长也到外地多次交流。学校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苏州市营造书香校园经验交流会。学校还把书香校园建设取得的经验推广到宿迁市耿车中心小学等“扶贫帮困”结对学校。
《苏州日报》、《姑苏晚报》、苏州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均对我校营造书香校园的情况进行过专题报道:吴云霞校长和几位教师的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上。2005年11月9日,记者解成君对吴校长的专题采访《读书,为教育注入“活水”》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在同行中赢得了广泛好评。
历程溯源 我校读书活动始于2000年,是在“开放教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师素养提出来的。2000年寒假的第一天。校长就和骨干教师来到杭州教育书店,亲自为教师选书;然后通过大会小会的宣讲鼓动,使读书风气在校园里开始形成,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我校教师的读书热情持续升温,读书风气日益浓厚。而后,读书热从教师延伸至学生。校园成了读书的乐园,晨读、午诵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渐入佳境2003年,我校成为新教育实验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相关理论为我校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指明了方向,也使我们对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2004年,我们提出“打造书香校园里的文化人”,开始把阅读与丰富师生文化素养结合起来;2005年,我们提出“让阅读成为第四餐”,在全体师生中倡导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每天读,挤时间读,解决教师工作与读书、学生作业与读书的矛盾;2006年,我们提出“读书丰富知识,读书丰富生活,读书丰富人生”,公开表明我们开展读书活动所要追求的三个境界,并明确告知教师:经过努力。我们已经到达了第二个境界,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措施推动 与认识相配套,我们还不断出台一些措施用以支撑和推进。教师方面:一是购书。让教师有书读;二是赠书,开展专题阅读;三是谈书,撰写读书心得;四是议书,开辟“花园书友”专栏,举行读书沙龙。学生方面:一是课内带动,以语文学科为主,其他学科跟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穿插或推荐相关书籍;二是保证时间,安排每天20分钟的“读书时间”;三是确立“读书目”,全体学生在4月23日和12月1日不用带教科书,全天参加由学校精心安排的“主题阅读”,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阅读活动,浸润优秀文化,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四是指导亲子阅读,让读书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假日……
孕育成果 学校近年来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荣誉:全国“我们的读书节”活动设计创意评比“十佳”;苏州市中小学校创建书香校园先进单位:苏州市文化特色学校:苏州市首届模范文学社团:苏州市第一届经典诗文大赛二等奖;苏州市第二届阅读节课本剧表演一等奖、经典图书书画创作竞赛一等奖……
学生的短文随笔、小诗、散文频频见诸各级各类少儿报刊。2003年,10岁女孩达梦园出版了第一本散文诗集《雪精灵》,是苏州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作家”,被评为首届苏州市“十佳文学少年”;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读书写作活动,中高年级学生文章发表、获奖面超过30%。由苏州市少年文学院举办的中小学生当场作文大赛至今搞了七届。我校学生成绩斐然。作为杰出代表,吕端同学在首届大赛中夺得中年级组状元,张晴原同学在第四届大赛中夺得高年级组状元,许奕珺同学在第五届大赛中夺得中年级组并列第一名,另有两名毕业生在中学阶段获得初中组状元。
辐射效应近年来,学校接待广东、内蒙、吉林、山东、浙江等全国各地前来参观书香校园建设的专家、同行,每学期都要好几批,学校校长也到外地多次交流。学校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苏州市营造书香校园经验交流会。学校还把书香校园建设取得的经验推广到宿迁市耿车中心小学等“扶贫帮困”结对学校。
《苏州日报》、《姑苏晚报》、苏州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均对我校营造书香校园的情况进行过专题报道:吴云霞校长和几位教师的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上。2005年11月9日,记者解成君对吴校长的专题采访《读书,为教育注入“活水”》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在同行中赢得了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