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服务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39155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除了自身理论的加强、政策的鼓励与扶持以外,还需要加强中医药英语语言和人才的建设,只有这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医药文化才能得以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医药,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英语 文化传播
  一、前言
  语言是人类伟大的文明成果,它承载着文化和信息。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总和,包括历史、地理、语言、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社会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反映特定的文化特征。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全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在其形成过程中,中医药文化吸取了天文、地理、哲学和文学等诸多思想,融汇了佛学、道学、儒学等各家学说的精华。
  二、中医药文化的现状
  中医中药在中国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经过几千年的应用。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无数的病例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是有效可行的。在治病、防病或养生方面,都是有优势的。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医强势入侵,中医存废论一直以来从未停止过。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医学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并迅速发展,形成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现代科技手段的发明,西方医学对中医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挑战,中医药学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一路以来,中医中药在各界舆论的夹缝中生存。中医中药一直顶着被指责为不科学的压力。2003年以来,中医药管理局就中医药“申遗”工作列为专项进行研究,并成立了“申遗”委员会,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共9个项目列入名录。2011年2月,在全国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未来十年是实现中医药全面走向国际、在世界范围获得丰富与发展的关键时期。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表示要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中医药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大。
  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讲就是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重要缩影。中国传统文化要发扬和推进,中医药是绝对不能废除的,相反还应大力传播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于发展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而语言则是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关键手段。因此,迈出发展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脚步,用语言传播文化,达到交流的目的,发展和加强中医药英语是关键。
  三、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然而,加强中医药英语,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医药翻译人才匮乏。理想的中医药翻译人才应该是既精通汉语包括医古文和英语,又精通中医和西医的全能人才。然而目前从事中医翻译的专家学者要不就是英语专业,自学的医学知识;要不就是医学专业,有一定英语功底。显然都不能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一批中医药翻译队伍是很紧迫的。可以鼓励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师利用自身的英语基础,培养对中医药的兴趣爱好,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有目的地进修医学相关课程,或参加各种医学相关会议与讲座,增长见识和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也可以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医学相关课程,鼓励英语专业的学生辅修医学,或者提倡英语专业学生报考医学研究生,积极为我国的中医药翻译事业贡献力量。
  第二,中医药英语缺乏统一的标准。例如翻译中医著作时,往往会找不到对应的词汇,中医的概念如“阴、阳”,“虚、实”等,如果仅仅依据字面意义进行简单翻译,无人能懂,因此必须做深层次的阐释。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就必须靠用英语合理翻译来把中医的内涵介绍给世界。英语是中医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要积极利用语言解释和传播文化的功能。
  第三,中医药自身理论有待改进和发展。中医药就研究的对象和目的而言,应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然而,在中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它提出的抽象概念和理论极具人文色彩。我们应该加强中医药理论建设,克服不足,改进思维模式,走中医现代化道路,让人们从根本上接受中医。
  第四,中医药英语教学很薄弱。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而国内中医药英语教学还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课程设置不全,教学研究质量偏低,中医药英语方面的教师缺乏,学生对中医药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这都需要在国内的中医药高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育力量,使学生和教师都能重视中医药英语,齐心协力改革现状。
  四、结语
  因此,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除了自身理论的加强、政策的鼓励与扶持以外,还需要加强中医药英语语言和人才的建设,只有这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医药文化才能得以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医药,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 陈德凤. 医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路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
  [2] 陈媛,姚洪武.中医药对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
  [3] 李璐娜. 医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 科技信息, 2008(6).
  [4] 孙晓生,陆金国.以文化为核心推进中医药对外传播[J].中国中医药报,2009(5).
其他文献
为研究渐开线环形齿球齿轮传动过程中齿轮副间的接触力,基于Hertz弹性接触理论定义了齿面接触点的刚度系数;利用微分几何相关知识,分析了球齿轮的齿面特征,得到了实时啮合点主曲
针对星载寄生式SAR系统对地观测应用背景,详细分析了频率同步误差对双站SAR成像的影响,以法国提出的“干涉车轮”构形为例,对同步误差进行了仿真。提出了一种新的频率同步方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语感则是语言能力表达的重要基础。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对英语的语音、语意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感;感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章编号:2
患者,35岁,因宫颈癌术后1年,发现头皮多处癍秃1个月,于1999年4月5日入院.曾于1年前因高梁米汤样阴道排液2个月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宫颈癌Ⅱa期",于1998年4月2日在我院行广泛性
摘 要:音乐是凝结人类智慧、具备极高价值的艺术瑰宝,而音乐教学肩负着传承弘扬人类文化的重要责任。我国历史悠久且音乐文化底蕴深厚,饱含着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精髓,特别是民族音乐独具一格,被视为丰富的音乐文化宝库。同时,小学音乐教学重视民族音乐学习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增强其音乐素养。文章以小学音乐教学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学习民族音乐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教学要点,旨在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各国的技术创新实践表明,除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基础性要素的优劣以及对这些要素的整合效率之外,社会支撑环境是也是推动技术创新转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