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不必采用“苦”方法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uk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7个月的时候,珊珊因为工作原因,准备给他断奶。跟不少母亲一样,珊珊先是在奶头上涂上一些可怕的颜色,比如黑色。可这对于饿极了的儿子完全没用。后来,珊珊听说在乳头上涂上黄连水可以让孩子断奶,试了试,孩子怕“苦”,果然不敢吃母乳了。然而,珊珊还没来得及高兴,又伤脑筋了——小家伙饿得哇哇哭,可就是不喝牛奶。总不能让孩子不停地哭吧?没办法,珊珊只好牺牲自己,又让儿子吃上母乳。
  给孩子断奶,是每个母亲都要遇到的一件事。在大人们看来,不能断奶全是因为孩子不 “省心”。实际上,这跟孩子本身还真没有多少关系。要怪呀,就要怪父母不讲究断奶的方式方法。
  正确的断奶方法是逐渐添加辅助食物,慢慢替换母乳。具体操作其实很简单。从4~6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先加配方奶,让他逐步适应喝奶瓶。加配方奶有讲究,千万不要吃过母乳后再喂配方奶,因为奶嘴和妈妈的奶头,牛奶和母乳的味道都是有区别的。喝过母乳后再喂牛奶,宝宝立马就能区分出来。因此,只能单独喂,每次在180毫升左右。先每天1次牛奶,如果适应得好,再增加到2次。宝宝适应后,就不会出现断了母乳,又不喝牛奶的情况。
  适应牛奶后,可以慢慢加米粉、奶糕等,一般冲调后即可食用。但是,对于7~8月的婴儿来说,量一定不能过多。因为谷类食物不能代替奶类作用,而添加米粉等辅食也主要是培养宝宝用匙吃食物的习惯,为彻底断奶打下基础。8个月后,就可以慢慢增加辅助食物的份量和次数,减少吃母乳,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断奶。
  编辑/李衍
  
其他文献
王月的女儿生下来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别的小孩饿了,拿着奶瓶就喝上一瓶,可她女儿最多吮上两口,还时不时撇撇嘴,吐点儿出来。有的时候,喂完了把她放在床上,刚过一会儿又吐出来了。王月想:这边吃边吐,哪有营养? 于是,她找到医生,咨询孩子边吃边吐的原因。  医生告诉王月,孩子边吃边吐跟胃的生理结构有关。原来,孩子的胃跟成人胃不一样。成人胃斜向上,而孩子,尤其是刚出生的孩子,胃是水平的。胃有两个门,一个是食
目的 提高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 对25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冠状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有助于判
内皮祖细胞是血管内皮的前体细胞,这是一群具有游走特征的、能进一步增殖分化的幼稚内皮细胞,主要参与血管内皮修复、缺血器官以及肿瘤组织的新血管形成。脑梗死发生后,在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