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性及持续进展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其病理基础为气道壁和肺实质的慢性炎症及结构破坏,最终导致气道管腔狭窄、肺气肿形成及气流阻力增加.气道壁水肿、平滑肌收缩及分泌物潴留则可引起部分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之间病理改变不同,致使临床病情呈现异质性和不同的表型.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COP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多种肺外表现也显著影响疾病的进程.在2006年修订的全球COPD防治创议(GOLD)中,关于COPD定义就添加了以下内容:""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具有可影响疾病严重度的明显肺外表现""[1].这一观点拓宽了对COPD本质的认识和治疗视野.COP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现就发病机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