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人体内参与沙利度胺代谢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分布以及对含沙利度胺方案治疗MM疗效的影响,探讨抗血管生成在MM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2例MM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观察弱代谢型(PM)在中国人MM患者中的发生率,比较强代谢型(EM)和PM患者经沙利度胺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 92例MM患者中PM 18例(19.5%),与健康汉族人中PM的发生率相当;EM和PM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62.6%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治疗方案分组后,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组中EM和PM有效率分别为60.8%和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利度胺联合传统化疗组EM有效率(65.2%)高于PM(4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MM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影响沙利度胺的药效,PM患者有效率较低可能与沙利度胺抗血管生成作用减弱有关。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  患者男,32岁,因患白血病,单倍型相合骨髓移植后3个月,反复发热入本院.患者2004年12月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2,T细胞型,合并大量心包积液.经化疗后达完全缓解,之后给予巩固化疗,病情一直处于完全缓解期,并于2005年6月接受单倍型骨髓移植.供者为其胞姐(人类白细胞抗原3个位点相合).预处理方案采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全身照射.移植后给予联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氨甲蝶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