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盆地的浅层速度结构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天水盆地为例,利用综合探测方法构建典型地区浅部“标准”速度结构模型,给出盆地区域设定地震动的强地面运动分布特征,展示盆地聚焦效应和盆地边缘效应,为重大工程的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勘探揭示天水盆地数百米深度的P波速度结构。
其他文献
地震预警是国内外应用地震学的热点,也是近期公众关心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地震预警的一些基本问题、概念、关键技术及其在防震减灾方面的作用等问题做了简要概述,指出了地震预
震源机制(focalmechanism) 震源机制是指引起地震的震源处地球介质的运动或变形方式。通常所说的震源机制是指天然构造地震发生的机制。20世纪初叶,人们根据地质和地形变的观测
2012年7月间,在北极地区布设了3个测区,共有33个地磁测点。在这些测点上,测量了地磁总强度,获得了宝贵的北极地区地磁数据。测量数据显示,地磁总强度最高为54 978.1nT,最低为
嫩江断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体沿嫩江分布,该断裂控制了大兴安岭山地与松辽盆地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它在地表出露较少,属于隐伏断裂。从遥感解译看,嫩江断裂具有分段性。在1:50万T
地震预警作为一种防震减灾手段,目前受到我国政府和公众的极大关注。为了实现地震预警的社会效能,必须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本文首先论述了地震预警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