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习作减压 彰生命活力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又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要“乐于表达”,高年级学生在习作中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表达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习作;表达见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89-001
  
  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难!”是一线语文教师的慨叹,更是不容忽视的教改研究课题。要么是“举着蜡烛走瞎路”式的习作指导,要么是“秋举御考”式的“自主习作”,学生在缺少有效引领、激发的习作练习中不能提升表达水平,不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如何达成习作要求,我在“以‘赏’代讲,在赏析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在赏析中提高学生习作高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阅读的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因而,我在平时教学时,重视引导学生赏析。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我再引导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鉴别和评价,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读掌握樟树的特点,再让学生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然后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树和人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从而使宋庆龄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明晰起来。
  在赏析中学生体会到了作品中的意蕴美,达到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悦目,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也就逐渐地提高了审美能力。对今后的写作鉴赏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习作时也就能借鉴文中借物喻人的方法进行写作。
  
  二、在赏析中培养习作的思维
  
  1 赏析课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处理好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关系。在阅读教学时,既要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要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作者表达的技巧等,这样学生在赏析的同时,逐步形成习作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比较、对应等,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望月》一文为例,它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走进文本,在充分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在习作指导课上,我先带领学生回顾这篇文章,“你觉得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学生畅所欲言后,我继续引导:“同样是对话描写,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比较,概括中感知诗化的表达、镜头特写式的表达,并在随后的习作中尝试迁移。
  2 赏析课外读物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习作教学需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我向学生推荐部分书籍,如《春水》《水浒传》《朝花夕拾》……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半小时,周末适当增加读书时间,并及时摘录好词佳句。长久下来,学生不仅脑子里好词佳句多,而且会灵活运用。
  3 赏析学生佳作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推荐美文佳作,拿到班级中进行交流、观摩,可以由教师边读边评讲,也可以形成书面材料让学生分组赏析、讨论,各抒己见,最后集中点评。欣赏自己班级同学佳作,不仅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而且便于教师结合共性问题以点带面地启发教学,能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在赏析中积累写作技巧
  
  写作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会、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让学生多赏析佳作,让一个个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例子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鲜明的印象。它形象地告诉学生作文该写什么和怎样写,直观形象,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如我在教学学生写人物外貌时,引导学生赏析《少年闰土》一文,作者这样写闰土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里,作者只写了“紫色的圆脸”,就足以说明闰土是农村孩子,经常参加户外劳动,脸被晒黑了,可见外貌描写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特点。
  
  四、在赏析中激发感情,学会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习作评改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批改作文、评价作文看起来是老师的事情,学生难以体验到修改习作的喜悦。因此,我在评改习作时运用赏识性修改,将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尽量做到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并使之进发,激发它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我崇拜的***》的习作中,我班平时习作水平不够高的王玉同学写道:“我最崇拜的人是霍金。他不像飞轮海那样有着帅气的脸庞,更不是能歌善舞,但是,我就是崇拜他,崇拜他的智慧,他寫出了有名的《时间简史》。要知道,他写这本书时已完全失去了说话能力,而且刚刚动过手术。当时他左手骨折,缝了13针。真了不起!”
  在指导王玉修改时,我表扬他课外知识丰富,学以致用。然后要求他反复读自己的文章,并通过提问引导他修改:“你仅仅是因为霍金写出了《时间简史》就崇拜他吗?”得到的答案是:“不仅如此。”接着我又提问:“霍金写书的时候有遇到什么困难吗?他克服了吗?你内心到底崇拜他什么呢?”此问题一出,学生顿时茅塞顿开,立即找到了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并且知道该如何修改。
  课标指出:“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赏”代讲,是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智慧地引领学生在赏析中习得的表达方法,在赏析中提高表达水平,在赏析中积淀表达情感,在赏析中提高语言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积极健康的情感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发展,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键词:体育教学;融入;情感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32-001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体育教
摘要:本文是我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探索出的一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分“三步走”:第一步,初读感知,把握史实,完成识记;第二步,设疑诱恩,问题探究,完成理解;第三步,联系现实,拓展深化,学会运用。关键词:“1234”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三步走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
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在政治课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创新成为政治教学的灵魂。关键词:素质教育;政治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39-001政治课教学更需要“技术性”的创新。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怎样创新呢?第一,要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在新课标下,政治课堂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
摘要:文本解读,就是教师与课标、教材、编者、學生展开多重对话,找出蕴涵在文本之中的学生语文素养生长点的过程。本文探讨“多重对话”背景下文本解读的实施策略,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师;学生;课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48-002    文本,是一个由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
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助于打造高效課堂,为此要通过教学实践,创设思维情境提升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展示思雏活动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巧用思维布白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追求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思维情境;思维活动;思维布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51-001    李炳亭指出:“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摘要:教师要更新观念,跳出题海,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更要扩大知识面,扩充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关键词:跨学科;听课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53-00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综合化和整体化
摘要:本文对物理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沟通效果,结合苏科物理新教材使用体会,从几个方面讨论了提高课堂沟通效果的方法。关键词:课堂沟通效果;知识表征;知觉水平观察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63-001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注意到这些问题:1 为什么有些物理知识学生容易记住,有些则较难。2 为什么同样的知识,有些学生能迅速掌握,而一些同学则掌握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消除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快乐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健康成长。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恐惧;原因;消除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67-001一、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1 一些运动项目比较枯燥或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项目不像球类、游戏那样具有竞争性、娱乐性和观赏性
摘要:本文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叙述了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之路。关键词:亲身经历;语文教师;成长之路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80-002前言都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其实老师不仅水平要高,还要是源头活水。源头活水哪里来,首先是读书。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成长的阶梯,生存的力
摘要:为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精神,《江苏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下称《纲要》)中,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少年科学院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落实《纲要》要求,普厦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可以作为少年科学院活动的近期目标,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其在培养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关键词:《纲要》要求;少年科学院中图分类号:G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