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印刷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的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当今印刷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印刷专业人才的培养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国印刷教育尤其是高职印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加任重而道远,不断强化高职印刷教育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跨多媒体的综合型人才,建立符合我国印刷专业发展的高职教育。
  关键词:印刷教育;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印刷学科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136-01
  引言
  作为中国古文明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術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媒体技术的迅速则给印刷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媒体对中国传统印刷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高职教育在社会中的认可度的提高,如何在新形势下站在印刷行业发展的制高点,以更加全面的视野来深化和拓展印刷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跨多媒体化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印刷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数字媒体对印刷教育发展的影响
  印刷历经了千百年的沧桑巨变依然步履蹒跚,这种汇聚并随多个工程学科与技术发展而发展的技术导向,使得在专业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欠缺深度的思考[1]。
  当面向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时,印刷专业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就显得漏洞百出。首先,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远远不够,尽管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尽管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如果不对印刷专业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那么在机遇面前我们只能望而叹之。只有与时俱进地学习和运用新技术,使专业教育的发展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在新形势下依然能够屹立不倒[2]。
  2.印刷专业教育的弊端
  欧美印刷高等教育具有强烈的市场导向性,同时也始终在专业教育模式上不断创新,而我国的高职印刷教育却近乎止步不前。通过对我国的高职类印刷高等教育现状作的分析比较,揭示了我们的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偏重了专业理论的研究,教育和就业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印刷教育在我国目前凸显了很多的问题。
  (1)国内印刷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高职专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
  印刷专业教育的发展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只能算是起步教育,印刷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在专业设置偏向于本科化,导致的后果就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模棱两可,更为严重过的是社会对专业的认可度也越来越低,而在高职专业教育上则体现为低质量就业甚至是低招生率和低报到率。
  ②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
  印刷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尤其在高职类院校偏重于对学生实训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就业的过渡更加平稳和无缝。而目前的印刷普通高等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在生产车间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而高职院校相对而言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的训练,学生在工厂车间实习实训的机会较多,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但问题在于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实训资源少和设备较为落后。
  ③师资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职类印刷专业教师通常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教与学之间形成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全脱离。因此,如何让专业教师能够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紧密结合,如何在师资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尤为重要,从而使得课程设计和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不脱节,教学基本条件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配置也不脱节。
  3.高职印刷教育体系的改革
  美国印刷教育具有鲜明的市场导向,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全行业的发展[4]。美国的印刷教育不限于单一的理论阐释与操作机器,而侧重于技术加管理、市场,将印刷视做图像传播、图像艺术,美国印刷教育中最突出的趋势是将印刷视为一种与其他所有传播媒介紧密整合的媒介形式,媒介生态的更新势必带来印刷教育的变革[5]。
  现代印刷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印刷不再需要制版,而是直接把数字化信息输出到承印材料上,而且输出信息是随机可变的,从而开拓了个性化印刷与可变信息印刷。而高职类印刷专业的教育模式需要改变目前这种偏向理论化或者偏向技能化的状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同时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各个院校也要根据地域文化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教育模式的特色化上深入思考,注重将印刷教育与数字媒体的紧密结合。
  4.结论
  当代中国印刷专业教育尤其是高职类专业教育正处于关键时刻,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我们所有的印刷人齐心协力,不断学习世界先进的印刷理论、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加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将加强合作、利用资源、开放教学和服务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印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断的源动力。
  (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强,王朝阳.现代传播技术的跨媒体化发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25-28.
  [2]蒲嘉陵.从技术发展和演变角度论印刷学科属性和技术架构[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09,1(1):32-46.
  [3]王强.全球视野下印刷工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1,3(4):1-6.
  [4]肖洋,谢红焰.数字时代中美印刷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1,6(3):54-62.
  [5]王晓红.对美国印刷教育发展状况的考察及思考[J].出版与印刷,2005,(4):51-53.
其他文献
构建心理契约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契约的构建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构建的心理契约对企业员工的态度行为也产生着作用力.介绍了心理契约及企业文
以聚合度为280的纤维素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了纤维素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纤维素棕榈酰酯硫酸钠,利用红外光谱、动态接触角测定仪、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等对产物的结构和
祭礼在西周时期乃是五礼之首吉礼,它主要是对天神、地袛、人鬼的祭祀。祭祀在当时为国家重要大事,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该祭祀仪式中的音乐是祭祀体系中的重点部分,
水溶性单体在盐水介质中的分散聚合是一种新型绿色合成技术.本研究通过丙烯酰胺(AM)和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无机盐水溶液中的分散共聚合,制备了稳定的P
高师音乐教育是中小学基础音乐教师培养的主渠道,其教育质量与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分析了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实现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与
盐酸氟西汀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市场销售的盐酸氟西汀是以外消旋体形式存在的。研究表明,盐酸氟西汀的一对对映体具有不同的药效及半衰期,对其对映体的不对
论述了近年来微波固化技术在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固化中的应用,重点比较了微波固化与传统热固化后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变化,并对环氧树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