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实现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跨越发展和特色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制约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总结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约因素;解决对策;成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35-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面对这一新形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要想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1.可满足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维修和管理的技术和技能,服务于现代机械制造业生产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对本专业的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即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要具有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还应具备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人才,引进、培养并留住人才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无疑是各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占据了半壁江山。但随着我国高职招生适龄人口的变化,各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将面临十分严峻的生源大战,甚至决定了一所高职院校的生存。因此,近年各高职院校都开始将工作的重心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移,大力开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而上述所有的建设都需要教师去做,故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就决定了上述工作的质量,决定了一所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3.可提升教师科研和服务能力。“高等学校教师师德规范”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教师的三大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开展科研、社会服务”。即教师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还应开展科研,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并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可促进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熟悉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材料、劳动组织和工作要求等,加快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速度,还可引导教师苦练操作技能,具备全面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训和实习的能力。
  三、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二是形成专、兼结合的合理结构。当前,制约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
  1.企业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热情不够高。由于政府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倡导、鼓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担任校外兼职教师,而企业为保证生产的需要、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则不愿派人员到学院上课,故“校企共培”的机制难以形成,而教师也难有机会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
  2.学院制定的制度不完善或在执行的过程中打折扣。有的学院对教师下企业锻炼、企业专家兼任教师,没有制定相关的制度去鼓励,或者即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却未明确待遇,对“双师素质”教师的使用上存在着重用轻奖的现象。在经费投入上,对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比例大,而单列经费支持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比例小或根本没有。
  3.“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且队伍结构不合理。2008年教育部下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方案》“双师型”教师人数“合格”比例为50%,“优秀”比例为80%。本专业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从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分布上来看,年轻教师占70%以上,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而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年龄偏大,数量偏少,中间出现断层。
  4.教师高职教育理念更新不够且教学任务偏重。高职院校的教师目前很多都是直接来自高校的,实操能力较弱,有的教师放不下架子,不愿意到实训室、企业进行锻炼。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都较繁重,即使在寒、暑假也有许多质量工程项目要完成,故在开展专业调研时,通常也只能是蜻蜓点水似地到各企业转转,很难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到企业进行锻炼。
  5.教师队伍建设所必需的实践场所和设施缺乏。前几年,我院由于办学地点的整体搬迁及新校区的建设,负债较多,为还债导致可使用的资金捉襟见肘,故在实训场所的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添置上有所滞后,教师队伍建设所必需的实践场所和设施缺乏,且教师外出培训、学习、锻炼的机会偏少,这些都难以满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政府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制定奖励政策,鼓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学院要加强对兼职教师开展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帮助兼职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兼职教师承担专业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努力形成一支技术全面、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2.学院应完善并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工作机制。学院应积极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依靠已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形成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稳定渠道,建立“校企共培”教师的机制。要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教师下企业锻炼期间可享受在校工作同等待遇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并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情况作为其职务聘任、考核和晋级的重要指标。   3.专业应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要引进高学历的教师,以改善本教学团队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二要引进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二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楚天技能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对专业建设给予指导;四要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导师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重点指导和培养,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研能力。
  4.进一步加大力度改造、完善、新建校内实训场所。改变教师在办公室备课、在教室上课的传统模式,打破教学与实训“两张皮”的现状,使教师在实训室备课、讲课,同时指导学生实训,学生在实训室边听课、边实训。要将校内实训场所建设成为教师讲课及办公的地方、成为学生听课及实操的场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5.充分利用示范院校的师资培训基地对专任教师开展培训。针对教师“双师”素质要求,应积极创造条件、预留专项资金,安排教师到示范院校的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培训可使学员掌握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掌握维修课程开发方法,提高学员课程开发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就业创业教育能力等。
  6.有计划定期派遣专任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挂职锻炼。可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定期派遣专任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挂职锻炼,使教师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将生产现场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移植到教学内容中,并采用为企业开展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推荐优秀毕业生等方式,提高企业参与“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积极性。
  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
  1.学院政策保障。2011年,在院党委书记的亲自带领下,学院组织专班,开展了广泛的调研,从学源、年龄、职称、专兼结合等方面分析了我院与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差距,形成了《我院与国家级示范院校有多远》课题报告,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学院的“‘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
  2.专业精心策划。2012年,本专业积极联系合作企业和示范院校,全年共安排了教师13名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新聘请了“楚天技能名师”1名、“能工巧匠”1名。通过“引、聘、送、下、带”等方式,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梯队合理、职称结构优化、专兼比例适中的教师队伍。
  3.教师积极参与。目前,本专业教师普遍年轻,很多教师都刚结婚或孩子刚出生不久或在上幼儿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教师们都深切感受到了自身与国家示范院校教师间的差距和不足。因此,在学院政策支持和系部大力倡导下,教师们都想尽办法去克服各自的家庭困难,积极参与国培项目或到企业顶岗锻炼,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为专业后续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连杰.加强“双师”素质师资培养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6).
  [2]杨春晖,丛悦.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3]魏文杲.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
  作者简介:刘文胜(1967-),男,湖南新化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控制工程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师范类高校的学生大多数都会成为教师,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能够做到高效率的授课。但是现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差,已经成为制约师范类院校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主要探讨师范类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针对师范类院校学生平时课堂实践技能的加强论述,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讲课能力。  关键词:师范类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
介绍了建设地方数据库的意义,提出了开发数据库面临的地方文献信息分布广、载体多样、收集困难;数据库建设技术手段落后,标准不规范;还有严重缺乏高索质的专门人才;以及建库资金难
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分析以往的3DM^x教学方法,找出其中存在制约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为培养新形式下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研究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手机短信广告属于网络广告的一种。违法手机短信广告是指违反我国广告法律、法规的手机短信广告。本文通过对违法手机短信广告的概念、特征、种类进行分析,找出了我国部分地
目的对海南地区女性孕期阴道假丝酵母菌进行病原学调查,进一步了解菌种分布情况及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妊娠女性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发生和优生优育提供理论
荔枝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和毛毡病,主要虫害有蒂蛀虫、荔枝蝽蟓、尺蠖。本文总结了上述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荔枝丰产丰收提供参考。
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目前正在迅速发展,应该有若干套能符合该层次英语教学的教材。因此,我们课题组对国内外高职高专、成人等英语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从问卷调查着手,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