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认知语法学视角下探讨和解释为什么有些看起来明显是可数的事物在英语中却是不可数名词。并由此提出了认知语法学词类划分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认知语法;名词;不可数名词
【Abstract】This paper explains in the frame of Cognitive Grammar why some nouns referring to obviously countable things are used as uncountable nouns in English. Then further the paper concisely makes it clear why Cognitive Grammar is more scientific and advanced than the other grammars in lexical categorization.
【Key words】Cognitive Grammar; noun; uncountable noun
【作者简介】吴新民(1964-),男,安徽芜湖人,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法学。
引言
英语学习者经常很困惑,为什么明显是可数的事物在英语中却变成了不可数名词?如money(钱)、furniture(家具)、equipment(设备)等。这一语言现象如果能够被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英语学习者就无须死记硬背,大大减轻英语学习者的认知负担,而且理解得非常透彻、运用得更加准确和自信。实际上,由于认知语法学的发展,英语中许多语法项目的学习现在都可以变成像数学中的1 1=2那样地简单、自然、明了了。
根据吴新民(2008)的研究,认知语法学诞生之前的各种词类划分法——如形态法、分布法、传统意义法、功能法——都无法解释像“钱”、“家具”、“设备”那样明显是可数的事物在英语中却被理解為不可数名词。本文试图从认知语法学角度解释这一语言现象,使这一语法项目的学习变得像1 1=2那样地简单、自然。
一、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名词
认知语法认为,词类划分须以概念语义(conceptual semantics)即意义——为基础。而意义源于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即源于人们以语言使用为基础的(usage-based),以表达和交流需要为目的的对世界的认知加工和识解。
词的语义结构中的显影(profile)决定词性。如果一个词的语义结构显影的是域区(a region in some domain),该词就是名词。因为“域区”一词容易让人误解为它只存在于空间域,认知语法学开山鼻祖Langacker教授于是用 “事物(thing)”来表达这一意思。这里的“事物”或“域区”是指在认知上相互联结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这些个体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结构成一个集合体,就是因为形成我们对它们的认识的认知事件(cognitive events)相互协作,共同形成了一个新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的认知事件。在概念上代表这个更高层次认知事件的就是我们所认识到的由那些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体/域区/事物,表达这个集合体/域区/事物的词就是一个名词。如:表示下图中黑点的词“点”是名词,就是因为在我们的识解中,黑点内部所有个体之间的比较值是零或近于零,而黑点边缘的个体与黑点外部的个体之间的比较值非常大,因而黑点内部所有个体在认知上是相互联结的,并且在它们之上的更高一个认知层次上发生一个新的认知事件,使得我们将黑点内部的所有个体在整体上识解为一个集合体/域区/事物,表达这个集合体/域区/事物的词“点”就是名词。
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可数与不可数
在英语中,域区本身如果是有界的,该词便是可数名词。如:chair(椅子)在其主域(即空间域)中是有界的,因为在我们的认知加工中,椅子本身与周围空间相比较得到的比较值不是零,而是一个很大的值。因此,chair在英语中是可数名词。
域区如果是无界的,该词便是不可数名词。water(水)在其主域质域中,是无界的,因为无论是一河水、一井水,还是舀起的一碗水或粘起的一滴水,它们都仍然是水,保持着水的性质。因此,water在英语中无界,属不可数名词。
类似地,money(钱)、furniture(家具)和equipment(设备、装备)在英语中也是不可数名词。具体地说,是因为钱在英语中是这样被识解的:钱在其主域即功能域中是无界的,因为无论是一分钱还是一百万元钱,其作为货币的功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钱(money)在英语中是不可数的。家具之所以是不可数的,是因为家具在其主域功能域中也是无界的。无论是书橱、衣柜还是沙发、茶几等,它们都是方便人在室内起居和生活的主要用于放置他物的位置较固定的物品。因此,家具(furniture)在英语中被识解为不可数名词,作为不可数名词使用。装备或设备在英语中也被识解为是无界的,因为各种不同的装备或设备都是为了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目的,如mountain-climbing equipment(登山装备)中的各种equipment都是为了共同完成登山这个任务的。因此,equipment在英语中无界,属不可数名词。
随着识解的不同,同一个词的语义结构将不同,语法表现也将随之变化。如,物质名词beer(啤酒)在英语中的识解是:其主域是质域,在该质域中,与上文分析的water类似,它是无界的,属不可数名词。以物质名词beer的质域作为语义范围,以各种品牌或类型的beer所具有的色、香、味等作为维度而形成的域区作为显影,于是各种品牌或类型的beer在物质名词beer的质域中就是有界的,成了可数名词,如:The Chicago City Council asked Congress to permit light wines and beers。餐桌上倒入酒杯中的beer或wine,其识解的主域是空间域,因此是有界的,与各种品牌的beer或wine一样,也是可数名词,如:One more beer and I’m leaving.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概念语义为基础的认知语法词类划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简单明了和自然地描写词和词类,从而让英语学习者学得轻松、准确、自信。另外,它还具有普世性,即具有描写所有人类自然语言中的词类范畴的潜力,因为认知语法词类划分法中的语义结构描写是基于人类具有的普世性的认知能力的,如比较的能力和区分凸显和背景的能力等,而且这样的认知能力还很可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认知语法的词类划分法包容了历史上其它词类划分法的思想。正是因为属同一词类的词汇具有相同的词类语义结构,它们才可能在形态、句法、功能、传统意义等方面有着某种程度的共通性。
参考文献:
[1]吴新民.词类范畴研究述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92-95.
[2]Langacker 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a.
[3]Langacker R.Nouns and verbs[J].Language,1987b,63:53-94.
[4]Langacker R.On Grammatical Categories[J].Cognitive Linguistics, 2015,1:44-79.
[5]吴新民,梁文青.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名词动化[J].语言科学,2010, 6:572-582.
[6]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1:154-170.
【关键词】认知语法;名词;不可数名词
【Abstract】This paper explains in the frame of Cognitive Grammar why some nouns referring to obviously countable things are used as uncountable nouns in English. Then further the paper concisely makes it clear why Cognitive Grammar is more scientific and advanced than the other grammars in lexical categorization.
【Key words】Cognitive Grammar; noun; uncountable noun
【作者简介】吴新民(1964-),男,安徽芜湖人,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法学。
引言
英语学习者经常很困惑,为什么明显是可数的事物在英语中却变成了不可数名词?如money(钱)、furniture(家具)、equipment(设备)等。这一语言现象如果能够被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英语学习者就无须死记硬背,大大减轻英语学习者的认知负担,而且理解得非常透彻、运用得更加准确和自信。实际上,由于认知语法学的发展,英语中许多语法项目的学习现在都可以变成像数学中的1 1=2那样地简单、自然、明了了。
根据吴新民(2008)的研究,认知语法学诞生之前的各种词类划分法——如形态法、分布法、传统意义法、功能法——都无法解释像“钱”、“家具”、“设备”那样明显是可数的事物在英语中却被理解為不可数名词。本文试图从认知语法学角度解释这一语言现象,使这一语法项目的学习变得像1 1=2那样地简单、自然。
一、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名词
认知语法认为,词类划分须以概念语义(conceptual semantics)即意义——为基础。而意义源于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即源于人们以语言使用为基础的(usage-based),以表达和交流需要为目的的对世界的认知加工和识解。
词的语义结构中的显影(profile)决定词性。如果一个词的语义结构显影的是域区(a region in some domain),该词就是名词。因为“域区”一词容易让人误解为它只存在于空间域,认知语法学开山鼻祖Langacker教授于是用 “事物(thing)”来表达这一意思。这里的“事物”或“域区”是指在认知上相互联结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这些个体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结构成一个集合体,就是因为形成我们对它们的认识的认知事件(cognitive events)相互协作,共同形成了一个新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的认知事件。在概念上代表这个更高层次认知事件的就是我们所认识到的由那些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体/域区/事物,表达这个集合体/域区/事物的词就是一个名词。如:表示下图中黑点的词“点”是名词,就是因为在我们的识解中,黑点内部所有个体之间的比较值是零或近于零,而黑点边缘的个体与黑点外部的个体之间的比较值非常大,因而黑点内部所有个体在认知上是相互联结的,并且在它们之上的更高一个认知层次上发生一个新的认知事件,使得我们将黑点内部的所有个体在整体上识解为一个集合体/域区/事物,表达这个集合体/域区/事物的词“点”就是名词。
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可数与不可数
在英语中,域区本身如果是有界的,该词便是可数名词。如:chair(椅子)在其主域(即空间域)中是有界的,因为在我们的认知加工中,椅子本身与周围空间相比较得到的比较值不是零,而是一个很大的值。因此,chair在英语中是可数名词。
域区如果是无界的,该词便是不可数名词。water(水)在其主域质域中,是无界的,因为无论是一河水、一井水,还是舀起的一碗水或粘起的一滴水,它们都仍然是水,保持着水的性质。因此,water在英语中无界,属不可数名词。
类似地,money(钱)、furniture(家具)和equipment(设备、装备)在英语中也是不可数名词。具体地说,是因为钱在英语中是这样被识解的:钱在其主域即功能域中是无界的,因为无论是一分钱还是一百万元钱,其作为货币的功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钱(money)在英语中是不可数的。家具之所以是不可数的,是因为家具在其主域功能域中也是无界的。无论是书橱、衣柜还是沙发、茶几等,它们都是方便人在室内起居和生活的主要用于放置他物的位置较固定的物品。因此,家具(furniture)在英语中被识解为不可数名词,作为不可数名词使用。装备或设备在英语中也被识解为是无界的,因为各种不同的装备或设备都是为了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目的,如mountain-climbing equipment(登山装备)中的各种equipment都是为了共同完成登山这个任务的。因此,equipment在英语中无界,属不可数名词。
随着识解的不同,同一个词的语义结构将不同,语法表现也将随之变化。如,物质名词beer(啤酒)在英语中的识解是:其主域是质域,在该质域中,与上文分析的water类似,它是无界的,属不可数名词。以物质名词beer的质域作为语义范围,以各种品牌或类型的beer所具有的色、香、味等作为维度而形成的域区作为显影,于是各种品牌或类型的beer在物质名词beer的质域中就是有界的,成了可数名词,如:The Chicago City Council asked Congress to permit light wines and beers。餐桌上倒入酒杯中的beer或wine,其识解的主域是空间域,因此是有界的,与各种品牌的beer或wine一样,也是可数名词,如:One more beer and I’m leaving.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概念语义为基础的认知语法词类划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简单明了和自然地描写词和词类,从而让英语学习者学得轻松、准确、自信。另外,它还具有普世性,即具有描写所有人类自然语言中的词类范畴的潜力,因为认知语法词类划分法中的语义结构描写是基于人类具有的普世性的认知能力的,如比较的能力和区分凸显和背景的能力等,而且这样的认知能力还很可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认知语法的词类划分法包容了历史上其它词类划分法的思想。正是因为属同一词类的词汇具有相同的词类语义结构,它们才可能在形态、句法、功能、传统意义等方面有着某种程度的共通性。
参考文献:
[1]吴新民.词类范畴研究述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92-95.
[2]Langacker 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a.
[3]Langacker R.Nouns and verbs[J].Language,1987b,63:53-94.
[4]Langacker R.On Grammatical Categories[J].Cognitive Linguistics, 2015,1:44-79.
[5]吴新民,梁文青.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名词动化[J].语言科学,2010, 6:572-582.
[6]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1:15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