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纵隔巨大节细胞神经瘤伴胸部脊柱侧凸1例
【机 构】
:
730000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730000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730000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730000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730000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730
【出 处】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8年34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组蛋白PA3611能否在体外使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方法通过DNA合成、基因扩增、载体构建、诱导表达、纯化等过程制备重组蛋白PA3611;利用CCK-8法检测PA3611刺激对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镜下观察经PA3611作用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运用Western blot法和qPCR法检测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E-钙粘蛋白(E-CAD)与α-平滑肌肌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 HBV)感染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HBV入侵机体后产生持续性感染涉及的免疫机制十分复杂,HBV在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博弈中也进化出了一系列策略影响固有免疫效应,异常的固有免疫可能是导致病毒持续性感染的诱因之一。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被模式识别受体(path
目的评价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的大蜡螟感染模型,建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检测的新方法。方法收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离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12株,痰液、尿液中分离的20株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经典非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经典组);所有菌株进行黏液丝试验,PCR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常见的高毒力的荚膜血清型(K1、K2、K5、K16、K20、K54、K57),大蜡螟毒力试验测定同一时间
目的旨在探讨普通小麦(TA)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过敏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5只BALB/c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VA组、TA 100 mg/kg组、TA 200 mg/kg组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组,每组5只。将OVA 20 μg与氢氧化铝1 mg溶解于100 μl PBS溶液中,并向每只实验组小鼠腹腔内注射以致敏小鼠,而对照组小鼠腹腔内则注射100 μl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是最常见的经性传播的病毒感染,该病毒的持续感染可以引起宫颈、肛门等部位的癌症,目前已有3种上市疫苗可以预防HPV感染及由其导致的疾病。HPV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基础,HPV疫苗临床免疫原性评价至关重要,为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小年龄组免疫桥接、不同免疫程序比较等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持。但目前尚无统一的临床免疫原性评价方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blaKPC基因分布特征,探讨肺炎克雷伯菌blaKPC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变迁规律。方法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0—2016年从临床分离的所有非重复产KPC菌株,以梅里埃VITEK 2 Compact系统鉴定菌种,MLST法分析菌株ST型,复制起始子分析法鉴定质粒类型,PCR法扩增检测转座子结构,并以二代测序技术测定质粒DNA序列进而验证blaKPC基因定位,最后从菌株、质粒、转座子
目的评价黏菌素分别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磷霉素联用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14—2015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57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黏菌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采用菌谱分析法(PAPs)筛选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通过棋盘法设计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黏菌素分别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磷霉素联用及各自单用时
目的探讨小分子miR-155在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发生过程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方法通过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耳朵炎性变化并测量小鼠耳朵肿胀程度;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分析野生型(WT)和miR-155缺陷鼠(miR-155KO)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LC)和γδT数量的变化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严重的心血管感染性疾病,赘生物脱落往往导致脑、肺、肾脏等各脏器栓塞,造成相关脏器功能衰竭,是致残、致死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健康。传统观点认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往往需要早期内科抗感染治疗,治疗无效后再考虑外科手术。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我们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疗效显著,早期诊断,早期、规律、全程抗感染治疗以及早期手术往往能改善患者预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