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还人类以尊严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救助贫困组织是一个世界性的人道主义组织,主要职责是应对全球贫困。这个组织特别关注贫困妇女,为她们配备适当的资源,它认为女人有能力帮助整个家庭以及整个社区摆脱贫困。女性是社区工作的核心力量,她们能够帮助改善基础教育,防止疾病的传播,获得洁净水、增加卫生设施,扩大经济机会和保护自然资源。同时还提供紧急救助,援助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幸存者,帮助人们重建生活。
  让我们走进这个组织,了解它的相关情况。为了方便,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一、核心价值观
  尊重:我们对参与者、贡献者、捐助者、合作伙伴以及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诚信:我们的行为与我们的使命是一致的。我们的言行是诚实和透明的,我们对自身以及集体的行为负责。
  承诺:我们一起工作,有效地服务于更大的社区。
  卓越:我们不断挑战自我,以求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和绩效,以此来实现更大的影响。
  二、愿景与使命
  我们的目标是寻求一个希望、宽容和社会正义的世界,一个贫穷已经被消除,人们生活得有尊严和安全的世界。国际救助贫困组织将是致力于消除贫困的全球性力量和合作伙伴。我们将被世界各地所熟知,因为我们坚定不移的承诺以及带给人的尊严。
  我们努力满足世界上最贫穷社区的人们和家庭。这个力量来自我们的全球多样性、资源和经验,我们促进创新的解决方案,倡导全球责任。
  我们促进持久的改变:加强自主能力、提供经济机会、提供紧急救援、影响各级政策决定、解决一切形式的歧视。
  三、原则与标准
  国际救助贫困组织促进人道主义保护的空间,我们提供基础需要的援助,无论种族、信仰或国籍,解决弱势群体的权利,尤其是妇女和女童。
  国际救助贫困组织在遇到紧急状况、恢复和长期发展工作中都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促进赋予权力、与他人合作、确保问责制、解决歧视、推动非暴力解决冲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四、工作内容
  1.关注妇女和儿童
  ●世界上最贫穷的十亿人口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女童。
  ●在亚洲南部、西亚、非洲北部,从事农业劳动以外的女性就业比例低至20%。
  在世界各地,妇女和女孩更加贫穷,受到了更多歧视。女性工作的时间占世界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二,但是她们仅仅获得了三分之一的收入,拥有百分之一的财产。通常,妇女和女孩对家庭收入是没有决定分配权的。同时,由于传统和文化的束缚她们也不得离开她们的家园,只能忍受现状。
  换句话说,在一些国家有一半的人口不能为家庭和社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一个巨大的资源尚未开发。但是,女人是真正克服贫困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在家庭和社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家庭和社区带来更好的生活。
  妇女被赋予权力是关键
  经验告诉我们,当配备适当的资源,妇女有能力帮助家庭和整个社区摆脱贫困。
  ●如果女孩每年接受教育,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她将会提高家庭收入的20%。
  ●受过教育的女孩成长为受过教育的女性,她们将养育更健康的婴儿,更好地教育她们的孩子。
  这就像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赋权是总额的变化的需要,一个女人将意识到她完整的人权。妇女赋权不仅仅是赋予女性培训或贷款的权利,而是赋权更多。这意味着妇女和儿童生活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塑造必须改变。
  当包括了男人和男孩时,妇女的权益才能真正实现。男人通常是将女人定义在他们生活的边缘,但是当我们与男性接触,他们意识到赋权于妻子将会使整个家庭受益。
  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是联合国17个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之一。对于国际救助贫困组织来说,这是帮助整个家庭摆脱贫困的关键,同时它也定义了我们的全球计划。
  2.教育
  ●世界各地有将近5800万名儿童没有上学,其中超过一半是女孩。
  ●全世界有7.81亿文盲,64%是女性。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数百万儿童不能够上学。他们的村庄没有学校,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老师,父母没有钱支付学费、校服和书本费。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父母经常决定送男孩去上学,而女孩的任务是负责帮助做家务。
  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投资于女孩的教育形成了一个连锁反应,受过教育的女孩对健康孕产、延缓生育、少生优生做出了明智的决定。结果显而易见,逐渐形成了富裕的家庭和社区。
  帮助她们学习,帮助她们收获
  我们与个人、家庭、教师、社区、政府、当地合作伙伴和援助团体一起工作,创建了强大的对消除贫困至关重要的教育举措。
  通过我们的支持女孩开始改变她们的生活方式。她们不仅仅学习读和写,她们更学会了尊重自己。同时,她们的父母也发生了改变。以前,许多妇女相信女孩是最适合做家务和其他杂务的,但国际救助贫困组织收集到的证据表明,这种态度正在发生转变。通过见证和发现女儿的信心和能力,父亲给予了女孩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空间,同时男孩也成为他们姐妹的支持者。女孩在整个家庭中真正地被赋予了权力。
  3.艾滋病毒和艾滋病
  ●全世界大约有6500万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
  ●每天,世界上有1000名儿童感染艾滋病毒,其中绝大多数是新生儿。
  在发展中国家,受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影响人口比例很高,95%的人患有这种疾病。艾滋病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它助长了一个恶性循环,饥饿和营养不良可能迫使人们做出危险的行为,例如女性出卖自己的身体以换取食物。与此同时,感染艾滋病的穷人太虚弱以至于不能工作赚取收入。他们没有经济来源,既不能进行治疗也不能获得营养的饮食,只能够忍受病痛。
  不仅仅治疗病症
  我们将艾滋病毒和艾滋病不仅仅当作一个健康问题,将它视为一个贫困的因果关系,我们不仅仅是治疗病症。我们的目标是对男孩女孩进行性和生殖健康教育,预防感染。我们确保人们有足够的食物,获得安全用水,帮助他们获得收入。我们提供相应的服务,如自愿咨询、检测、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倡导政策的改变以此来减少歧视并支持改善健康。   我们在一起变得很强大,通过国际救助贫困组织的支持,女性孤立的声音正在成为一个强大的声音。受艾滋病感染的女性形成一个授权支持团体为彼此讲话。国际救助贫困组织赋予女性权力,教导别人了解艾滋病的危险,如何在自己家庭和社区消除艾滋病带来的歧视。
  4.食品安全
  ●饥饿和营养不良是全球健康的头号风险,比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死亡人数总和还多的人正在遭受此种状况。
  ●有近十亿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
  如果每天晚上都饿着肚子上床睡觉,你是什么感觉?如果你的孩子,兄弟姐妹体重很轻,他们就会变得很虚弱、单薄、比同龄的孩子小,你是什么感觉?如果你每天都要思考如何养活你的家人这样的问题,你又是何种感觉?
  在世界上每7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要面临这样的现实,在发展中国家每4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处于这种情况之中。因为这些人体重过轻,营养不良造成了持续性的影响,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会使孩子们发育不良,没有良好的认知发展,对疾病的免疫力低下。
  赋予女性权力是整个家庭的需要
  食品不安全的原因有很多,缺乏治理、气候变化的影响、资源的竞争和性别不平等。我们与合作伙伴同社区合作,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短缺。当孩子有足够的食物,他们会健康成长,他们会回到学校更好地完成高等教育,有更好的机会获得薪水。
  那么,我们如何确保孩子获得一个营养的饮食呢?那就是赋予妇女和女孩权利。
  在20年前,国际救助贫困组织开始在世界各地推出“村储蓄和贷款(VSLA)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女人们一起攒钱,借钱给对方做小生意。结果就是,女性首次获得了收入。她们因增加了家庭收入而变得更加自信,然后开始声称她们有权决定家庭支出,也就是为家人买有营养的食物,例如一个月买一次鱼和肉。
  女人获得的不仅仅是钱,她们赢得了丈夫、邻居以及整个村民的尊敬。国际救助贫困组织还致力于紧急救援,气候变化,孕产妇保健,经济发展,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等主题领域。国际救助贫困组织在14个成员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为对抗贫困而工作。据国际救助贫困组织官方网站数据显示,仅在2014年,国际救助贫困组织在全球9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开展并支持了880多项持续发展和人道主义援助项目, 帮助了7200多万最贫穷的人口和弱势群体,改善了他们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希望国际救助贫困组织在未来开展更多更好的消除贫困计划,带给我们一个充满希望、正义、尊严和安全的世界。
其他文献
1999年岁末的一个上午,在慈善总会,我看到阎明复会长正接待两个外国人:香港建华基金会天津代表处的现任首席代表荷兰人费兰德、原任首席代表是英国人倪福生,显然是外国人起了个中国名字。两个外国人都瘦瘦的,穿着都很随便、朴素。一个穿深色休闲装,黑皮鞋,稍长的灰白色的头发显然没有精心梳理过,没胡子,脖子上挂一副眼镜。另一个上身穿浅色西服,没系领带,下身是牛仔裤,棕色的休闲鞋。黑色平头,满脸的络腮胡子起码两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格言出自道家祖宗,老子《道德經》的第七十九章。  老子认为宇宙自然的大道,没有亲疏之分,公平对待万物,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它永远只扶佑善为道的大德之人。  道教称老子的“道”是天地宇宙的根本,万事万物之根蒂,生育万物,蕴含一切;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公正无私,朴素自然地对待万物生灵,不会产生人为的亲近与疏远;它常常把机遇、美好,把道的真谛作用,给予那些善为道的人。  老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打开电视,你时常会发现,在同一个世界上,人们的命运有时会迥然不同。  就像伊拉克或是叙利亚,他们那儿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可近观中国,一派祥和。最典范的当属新加坡。人间难得的几片净土。所以,这个世界是有缺陷的,并非电影大片中所描绘的那般完美无瑕。  “饥馑三十”这个活动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它源于1971年,一群加拿大青年人自发禁食36个小时,为埃塞俄比亚难民筹款。
好姐妹蕴打来电话,问我:“今天有安排吗?”我说:“没有!你有啥事情?”她说:“来我家玩玩吧。”我高兴地说:“没问题,上午九点钟见。”不一会儿,我就到了蕴的家。  九点钟还没有到,我就提前到了蕴的家。刚进房门,我就看到居室内乱糟糟,床铺上的被还没有叠整齐,厨房里更是不像话,吃完早饭的碗筷还没有来得及清洗。见此情景,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对蕴说:“你不缺胳膊不缺腿,这点家务活儿都不干,不像话呀!”蕴笑着说
昨晚又梦到了那件事,本以为早就将它忘了,不想又梦到了。  大约是在小学的寒假,爸妈带我去四川外婆家,我因一条手链,与家人发生争执,跑出了家。我也不记得跑了多少路,只是记得跑了很久很久,直到跑不动了,才停下来。在我眼前的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心里的恐惧感油然而生。我也曾试图走出那个可怕的地方,但是我像个无头苍蝇一样绕了好长的路。隐约记得那是一个巷子,冬天夜里,那么冷,大家都早已回房休息了。大约才五点左右
2014年1月,荣获“2013年度慈善推动者”荣誉称号。  成都市慈善总会秘书长荣道清,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已经近三十年。  以人为本 丰富实践  1989年,荣道清从部队转业后便进入了成都收容遣送站(即日后的成都救助管理站)任职,救助流浪人员是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从2000年开始他就任成都救助管理站站长,带领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在推动成都救助管
编者按:下面刊登的几篇《慈善读本》读后感,是最近出现在互联网上的中小学生的作品。读后很令人感动,特转载与《慈善》的读者分享。文章有的有作者姓名,有的没有留下姓名,而且都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如作者能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便及时寄去刊物和稿酬。自此,我们先行向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慈善读本》读后感1     麦丁之  一直以来,我以为慈善只是一些迷信的人们模仿伟大的佛祖——释迦摩尼的行为,或是有些人在
鼠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情就是命令,总书记的指示就是冲锋号,中华慈善总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民政部党组工作要求,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毫无退路的抗疫之战中。早在1月21日,在全体员工大会上总会对抗疫工作做了初步动员,1月25日总会制定了抗疫行动方案,向社会发出支援湖北疫区的《呼吁书》,启动了“抗击新冠肺炎,我们
2012年4月,中华慈善总会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倍泰龙患者援助项目,旨在帮助经济条件贫困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能够使用倍泰龙药物维持治疗。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特殊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罕见病的一种。患者往往出现疲倦、视力衰退、行走不稳、身体麻木、眩晕甚至小便失禁等问题,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目前该疾病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正确的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通过干扰
5月16日,2016“青年之声 点亮未来 守护健康”爱心万里行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该活动由团中央“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与未来网、爱心企业羚锐制药共同发起。  “各个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不同,情况也不一样,因此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首先要深入实际调研,把问题搞准搞细。”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这次活动不仅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在某一方面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