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地区“二十四节气”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来源 :现代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赤峰市松山区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近30年(1991—2020年)气象资料为对象,分析赤峰地区近30年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变化(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为人们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便利.分析结果:大暑平均气温是全年中最热的节气,全年中最冷的节气是大寒;30年整体上分析赤峰地区无明显的气温变暖现象;2013—2020年逐年变化情况可见:春季及夏初时段近8年气温变暖趋势明显,秋季及冬初时段近8年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二十四节气的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全年节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节气,占73%;大暑节气30年平均降水值在二十四节气中为最大值,立夏为最小值,立夏30年均无降水量或者无微量降水;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数按照节气以一定的趋势在变化,最高值在芒种(9.89 h),最小值在冬至(仅为5.96 h);二十四节气的相对湿度变化季节效应明显,最小值在小满,最大值在立秋,春季节气平均相对湿度为所有节气中最小值,冬季节气平均相对湿度为最大值;夏季前三个节气(芒种、夏至、小暑)相对湿度连续3次跳跃式快速增长.基于气候条件分析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谷雨前后适宜播种,立夏、芒种前适合抢播、补播,白露与寒露之间适宜开展秋收.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青年农场主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助推农业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如何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成为做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的关键.本文以自治区本级在巴彦淖尔市开展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为例,对青年农场主培训路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些思考与认识.
本文在介绍新常态下陕西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明确发展方向,对于新常态下陕西果业的转型发展和路径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