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对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400例腹部手术患者关腹前于腹膜及腹腔创面用透明质酸钠凝胶6-12ML。随诊期间,42例患者获二次探查的机会,观察腹腔粘连程度并与同期未手透明质酸钠凝胶的46例二次手术患者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腹腔粘连0级20例,Ⅰ级18例,Ⅱ级4例,Ⅲ级、Ⅳ级0例,对照组0级2例,Ⅰ级8例,Ⅱ级30例,Ⅲ级6例,Ⅳ级0例,两组粘连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后预防腹腔粘连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 粘连 手术后并发症 透明质酸钠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88-02
肠粘连是腹腔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发生率高达90%,而其中45%会引起粘连性肠梗阻。肠粘连是导致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所以减少肠粘连的发生,避免患者因肠梗阻而再次手术痛苦。我们在关腹前于腹膜及腹部创面使用透明质酸钠,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对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400例应用了透明质酸钠凝胶。其中42例获再次剖腹探者作观察组其中包括胆管结石复发1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12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包括胃癌根治术)6例,阑尾切除术后14例。选择有首次手术中未用透明质酸钠的46例作为对照组,包括脾切除术后12例,胃穿孔修补、腹腔冲洗引流术后16例,肠套叠松解术后12例,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6例。
1.2 方法。①用药: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前关腹前根据创面的大小,取透明质酸凝胶6-12ML(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均匀涂于腹腔手术创面及腹膜,对照组创面末涂透明质酸钠凝胶。②观察:其粘连结果判断参考phillips[1]和仲剑平[2]分级标准,结合术具体情况。
将腹腔粘连程度分为:0级:完全无粘连;Ⅰ级:切口与网膜仅有1-2处薄膜状无血管粘连;Ⅱ级:有2处膜样粘连,面积<40%,分离时有渗血,伴有有限血管;Ⅲ级:有广泛粘连,面积>60%,伴有丰富血管,分离困难,出血多;Ⅳ级:切口肠管腹腔间紧密粘连,面积>70%,分离困难。两组Ⅰ-Ⅱ级为轻度粘连,Ⅲ-Ⅳ级为重度粘连,对两组腹腔粘连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τ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统计分析。
2 结果
400例应用透明质酸钠的患者,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4-72小时,未发现应用后有腹腔感染和过敏反应,随访4-26个月,未发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两组两次手术中腹腔粘连程度为0级20例,Ⅰ级18例,Ⅱ级4例,Ⅲ、Ⅳ级均为0例;对照组0级2例,Ⅰ级8例,Ⅱ级30例Ⅲ级6例,Ⅳ级0例。术后腹腔内粘连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及在粘连基础上形成肠梗阻是常见并发症。常见原因:①手术创伤;②创面粗糙、渗血;③结扎线头,滑石粉等异物存留;④肠管暴露时间过长;⑤细菌感染。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①术中精细操作,止血彻底,对组织保护,避免肠管长时间暴露是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的主要方法。②术后早下床活动,也是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术后腹腔粘连[3]。
透明质酸钠(hyaluronic HA)是一种高分子粘多糖,由葡萄糖胺与葡萄糖醛酸双糖单位为基本单位构成;大约12500个N-乙酰氨基酸葡萄糖和D-葡萄糖醛双糖单位以糖苷键反复交替连接构成线形链;线形链卷曲构成网络结构。HA的这种分子网络结构是其生理功能的基础。它使HA具有机械屏障以及分子筛作用,能够分离损伤组织与正常浆膜,抑制爆炎性细胞的迁移或吞噬作用。透明质酸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粘附性,可降解吸收[4]。
透明质酸钠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形成无序纤维网络结构隔离在组织表面,覆盖炎性将膜,从而防止粘连和纖维蛋白的形成[3]。
综上所述:透明质酸钠在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Liakakos T,Thomakos N,Fine PM,et al.Peritoneal adhesions:etiology,pathophysiology,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Recent advances i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J].DigSurg,2001,18(4):260-273
[2] 仲剑平,术后腹膜粘连的发生机理及其预防[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11;952-954
[3] 边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66-468
[4] 张金花.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妇科手术后盆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 粘连 手术后并发症 透明质酸钠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88-02
肠粘连是腹腔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发生率高达90%,而其中45%会引起粘连性肠梗阻。肠粘连是导致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所以减少肠粘连的发生,避免患者因肠梗阻而再次手术痛苦。我们在关腹前于腹膜及腹部创面使用透明质酸钠,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对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400例应用了透明质酸钠凝胶。其中42例获再次剖腹探者作观察组其中包括胆管结石复发1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12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包括胃癌根治术)6例,阑尾切除术后14例。选择有首次手术中未用透明质酸钠的46例作为对照组,包括脾切除术后12例,胃穿孔修补、腹腔冲洗引流术后16例,肠套叠松解术后12例,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6例。
1.2 方法。①用药: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前关腹前根据创面的大小,取透明质酸凝胶6-12ML(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均匀涂于腹腔手术创面及腹膜,对照组创面末涂透明质酸钠凝胶。②观察:其粘连结果判断参考phillips[1]和仲剑平[2]分级标准,结合术具体情况。
将腹腔粘连程度分为:0级:完全无粘连;Ⅰ级:切口与网膜仅有1-2处薄膜状无血管粘连;Ⅱ级:有2处膜样粘连,面积<40%,分离时有渗血,伴有有限血管;Ⅲ级:有广泛粘连,面积>60%,伴有丰富血管,分离困难,出血多;Ⅳ级:切口肠管腹腔间紧密粘连,面积>70%,分离困难。两组Ⅰ-Ⅱ级为轻度粘连,Ⅲ-Ⅳ级为重度粘连,对两组腹腔粘连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τ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统计分析。
2 结果
400例应用透明质酸钠的患者,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4-72小时,未发现应用后有腹腔感染和过敏反应,随访4-26个月,未发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两组两次手术中腹腔粘连程度为0级20例,Ⅰ级18例,Ⅱ级4例,Ⅲ、Ⅳ级均为0例;对照组0级2例,Ⅰ级8例,Ⅱ级30例Ⅲ级6例,Ⅳ级0例。术后腹腔内粘连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及在粘连基础上形成肠梗阻是常见并发症。常见原因:①手术创伤;②创面粗糙、渗血;③结扎线头,滑石粉等异物存留;④肠管暴露时间过长;⑤细菌感染。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①术中精细操作,止血彻底,对组织保护,避免肠管长时间暴露是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的主要方法。②术后早下床活动,也是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术后腹腔粘连[3]。
透明质酸钠(hyaluronic HA)是一种高分子粘多糖,由葡萄糖胺与葡萄糖醛酸双糖单位为基本单位构成;大约12500个N-乙酰氨基酸葡萄糖和D-葡萄糖醛双糖单位以糖苷键反复交替连接构成线形链;线形链卷曲构成网络结构。HA的这种分子网络结构是其生理功能的基础。它使HA具有机械屏障以及分子筛作用,能够分离损伤组织与正常浆膜,抑制爆炎性细胞的迁移或吞噬作用。透明质酸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粘附性,可降解吸收[4]。
透明质酸钠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形成无序纤维网络结构隔离在组织表面,覆盖炎性将膜,从而防止粘连和纖维蛋白的形成[3]。
综上所述:透明质酸钠在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Liakakos T,Thomakos N,Fine PM,et al.Peritoneal adhesions:etiology,pathophysiology,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Recent advances i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J].DigSurg,2001,18(4):260-273
[2] 仲剑平,术后腹膜粘连的发生机理及其预防[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11;952-954
[3] 边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66-468
[4] 张金花.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妇科手术后盆腔粘连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