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缺血综合症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i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眼球缺血综合征(OIS)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及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了解其眼部血供特点,通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其眼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成像技术对比研究OIS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SV).结果研究组患侧眼动脉PSV为(24.36±5.80)cm/秒,对侧PSV为(30.74±11.00)cm/秒,正常对照组(29.59±4.15)cm/秒,患侧眼动脉PSV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侧视网膜中央动脉PSV为(6.83±2.22)cm/秒,对侧为(10.84±1.00)cm/秒,正常对照组为(11.28±2.42)cm/秒,患侧视网膜中央动脉PSV明显降低(P<0.05).结论1.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峰值降低是眼球缺血综合征发病的重要机制.2.彩色多谱勒超声成像技术对于定量评价眼球缺血综合征眼部主要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dothelial nitric oxidesynthase gene,eNOS)第7外显子894 G→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新疆地区375例EH患者(EH组)及正常血压者414例(NT组)的eNOS第7外显子8
目的 使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观察犬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后6 h内左心室形态、功能等早期重构变化.方法 杂种犬24条,分为手术组16条,假手术组8条.手术组犬在麻醉下开胸打开心包,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主干建成AMI模型.即刻按体重静脉注射99Tcm-MIBI 37~55.5 MBq/kg.结扎LAD后[21.87±11.03(14~48)]min开始行
目的 观察妊娠对大鼠吸入性全麻药血/气分配系数及组织/气分配系数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3月龄)雌性妊娠(妊娠18~22 d)和非妊娠SD大鼠各10只,分别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经腹主动脉抽血用于测血/气分配系数,放血处死后,分别取心、肝、肾及脑组织并制成匀浆,采用注射器顶空二次平衡法经气相色谱仪测定七氟醚、异氟醚和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及组织/气分配系数.结果与非
目的 从足细胞分子的角度探讨抗蛋白尿药物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注射阿霉素后次日分别给予利生普利、泼尼松以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干预蛋白尿.注射阿霉素后第3、7、14、28天每组处死6只大鼠,留取肾脏标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实时PCR、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各个时间点nephrin、podocin、CD2相关蛋白(AP)、d辅肌动蛋白(actinin)-4的分布
目的 建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实验诊断方法,并用于TTP患者的诊断.方法将微管透析前、后的正常人混合血浆、TTP患者血浆进行琼脂糖凝胶水平电泳与WesternBlot,分析TTP患者血浆中vWF多聚体的组成变化;以残余胶原结合力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活性水平.结果正常人混合血浆的vWF-cp活性为88.79%,4例TTP患者vWF-cp活性分别为8.90%,4.
目的 探讨有癫痫史的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CMs)病人的癫痫类型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个医疗中心9年37例患者的资料,分析癫痫的类型、表现、病程、频率及病灶部位,行3年以上随访.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远期随访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癫痫完全控制76%,发作减少16%,无明显改善8%.导航下手术癫痫完全控制82%,常规手术完全控制71%.结论癫痫病程短,发作次数少,以部分性发作为主,未累及边缘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