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防范意识 构建安全课堂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15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课中,学生在不断变化的三维空间里通过肢体操控各种器械或运用身体参与进行学习,在這种动态生成的教学环境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作为体育教师,从教学设计开始到教学现场组织与调控,都应该提高防范意识,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是安全课堂的前提
  构建安全的体育课堂,应从教学设计开始,了解学情、制订目标、选择学习方式、设计教学条件等方面都需要充分考虑防范安全事故,这样教师在教学实践时才能心中有数,保证学生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下达成教学目标。
  1.依据学情合理设计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即便是相同的学习内容,也有可能因教师安排不合理而造成安全事故,如果教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不同情况则可以避免产生安全隐患。如在足球运球技术的学习中,由于低年级学生平衡能力、力量和自我保护的身体意识都不够强,所以不适合进行身体对抗下的运球练习,应该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中一人一球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由于自己没球练习而抢其他学生球、在拥挤的环境里造成碰撞的安全隐患等。高年级学生在运球学习中,可以适当增加对抗以感知自护的身体行为,提高安全防范的能力,同时要强化规则意识,用规则要求等培养学生的安全自护意识。
  2.精准做好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是基于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而提出的,是教学安全防范中的重要内容。如在肩肘倒立教学中,体重相对较大、运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的课时学习目标就应该略低于其他学生,同时教师应设计出更有利于他们的练习条件,给予他们更多帮助,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伤害事故。
  3.科学安排学习分组
  分组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分组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和谐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更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肩肘倒立为例,如果教师判断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安排其他学生进行帮扶时,就要充分考虑安排的对象身体条件要“旗鼓相当”或运动能力要高于被帮助学生,同时纪律和安全意识要强。这样,就可以避免人为的伤害事故。
  4.充分考虑教学条件
  在进行教学条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综合情况:练习场地、器材位置合理性要强,要在教师可视范围之内;学生站位的安全性要高,避免拥挤扎堆;运动强度适中,运动空间要充足,防止冲撞事故,等等。
  如在一年级学生进行迎面接力游戏的教学中,由于一年级学生容易出现因看同跑的对手跑而跑岔道出现安全事故的现象,所以在跑道安排上,要用2条田径跑道作为1条接力跑的赛道。另外在学生站队设计上,需要在跑线后间隔2~3m处画一条预备线,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过度拥挤而造成安全隐患,给练习者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同时也给对面跑来的学生一个缓冲区域,能够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
  再如高年级分腿腾越教学中,所设计的分组练习场地不可以是圆形,因为在圆形场地练习时教师视线不能同时兼顾,易留下安全隐患;器材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高、体重安排不同高度的支撑物,做到区别对待。对于特殊体质的学生可降低难度,不可盲目地鼓励他们挑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完教学设计后,教师还应该在脑海中将整个过程形成画面感,发现哪些部分设计还存在细节上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
  二、做好现场组织是安全课堂的保障
  室外课堂教学是置于开放空间中的,同时上课的班级数多,安全隐患时刻存在。做好教学设计仅仅是第一步,现场组织才是关键。
  1.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
  安排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如同一节课各个年级一开课都围绕跑道进行慢跑热身,高年级学生由于速度相对较快或者个别学生疯闹追打冲撞到低年级学生造成伤害的事故概率效大,因此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协调配合,空间不交叉,时间不重叠,相互不影响,如教师看到其它班级在跑圈,可以先做准备活动操,或者把跑圈改为学生小范围区域的跑动,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此类事故。
  2.根据现场进行调控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好现场组织,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发生争执时应立刻停止活动,进行必要的调节与疏导;对抗性游戏中学生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下容易忽视规则或者安全隐患,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控,并借此机会进行安全教育;过度自信、表现欲特别强的学生作出莽撞行为时,教师更要及时进行劝阻,杜绝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
  3.重视安全意识渗透
  让学生具备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的学习行为是安全防范的终极目标之一。这种意识和行为的培养需要教师在任何一个环节强调。做好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如果教师经常跟学生讲解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学生在这种提示下也会有意识地提升安全意识。在各种比赛环节里,教师需要时刻对学生强调比赛规则首先是以保证安全为前提而制订的,并要求学生遵守规则,使学生在此类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安全意识和安全学习行为。
  4.关注细节、杜绝隐患
  在课堂教学实施时,始终处于身体与身体、身体与器械的交集之中,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需要教师加强细节关注度,做好及时的调控。每次需要用到支撑器材前,教师都应该检查器材的安全性能以及器材摆放位置的适宜度,从而避免因为器材问题带来的安全事故。如在跳远教学中,需要提前松好沙坑里的沙,防止学生受伤,学生连续练习几次后应该叫停练习再次松沙,这就是关注细节杜绝隐患的行为。再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看到有其他班级学生准备穿越跑道就要停止发令,避免造成跑的学生与穿越的学生碰撞;看到学生鞋子偏大时要及时提醒,避免学生在之后的练习中因鞋子不合脚而摔跤。这些在细节中的安全问题,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及时调整或者提醒,从而防范于未然。
  体育课不确定的因素较多,体育教师应做好预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在现场组织教学中以防范的意识落实细节,把让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学习作为重要目标,相信只要坚持长期的教育和指导,就一定能够打造出安全的体育课堂。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程程标准》(2017年版))把健康教育纳入必修必学内容。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重
就体育教学而言,语言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开展知识与技能、交流与对话、情感与意识的互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黏合剂。教师在教学中对语言的运用,是一种语言艺术体验,考验的是教师的智慧。在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上,由于有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积累不足,在教学中说话不得要领,把握不住语言脉络,缺乏条理,词不达意,专业术语应用不规范,缺乏应变能力,情境中缺少幽默语言的调节,所以有必要多途径锤炼涵养
2016年2月發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京政发〔2016〕12号)(以下简称《意见》)中,将“冰雪运动人口规模显著扩大,本市参与冰雪运动人口达到800万,冬奥会、观赛礼仪和冰雪运动知识进校园覆盖率达到100%”作为发展目标之一。青少年是冰雪运动人口的主力军,冬季运动在中小学的普及既是落实《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措施。  北京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中小学生每天都要参加的体育活动。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主动练习,让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玩”得起劲、“玩”出名堂、“玩”得持久,充分体现目标引领在体育大课间中的独特作用,是合肥经开区学校近年来努力探讨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007年以来的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间操相比,不仅在时间上
1998年毕业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师范学校的我,从事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至今已经有18年。这18年里我撰写的40多篇论文分别在县级、市级、省级获奖;“对一根小棒上一节体育课的实践与再思考”、“让体操垫在双手向前抛实心球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疑则思有思则进”、“废旧篮球的功能开发与运用”等论文在期刊上发表;主持的课题多次在县级、市级获奖;多次被评为县级篮球、乒乓球、田径优秀教练员、裁判员。目前,获得
在本届交流展示活动中,河南省洛阳市选送了一节水平四(八年级)《足球:摆脱防守队员后射门》,执教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通了“学、练、赛、评”4个教学维度之间的“隔膜”,是“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在此,笔者结合该课例谈谈对“学、练、赛、评”的思考,以期引发大家的共鸣。  一、“学”:以问题导学,从学会到会学  学:学知识、文化、方法。一些体育课堂中,
一、案例背景  体育育人的着力点是在“育体”与“育心”两个方面:“育体”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育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品德等。在“育体”这一环节上我们不断精进,而“育心”的过程道阻且长。  新学期伊始,在小朋友们手拉手做着游戏时,胖胖的小李却显得格格不入,她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四周却又独自躲在角落,而小朋友们似乎也有意无意地避着她,她独自徘徊在体育课的边缘。对于这样的学生,该如何帮助她找
体育课前正赶上眼保健操已经开始,我一边催促学生抓紧排队,一边耐心地教育他们要认真做眼保健操。这时学生A却嘟囔到:“老师,体育课能不能不做眼保健操啊?”我沉住气问他:“你能说说为什么不想做眼睛保健操啊?”他说:“我爸是中医院眼科医生,他说站着做眼保健操穴位不容易按到位。”我不禁后背冒冷汗,他说的也有道理啊。在我发愣时,又有学生说:“老师,我们美术课后手也没洗,做眼保健操也不卫生啊。”我一听,赶紧让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课对每个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学生们心中新学期的“初印象”、对老师的“初形象”,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  那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该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呢?针对不同学情,开学第一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笔者以初一年级为例进行分析,针对刚入校的初中新生,第一课一般是室内课
我是一名乡镇高中体育教师,从事高中体育教学行业已有8年。8年的时间,或许比不上老教师厚重的教龄,但是也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我热爱我的工作岗位也热爱我的每一个学生,但是每个班级里总是会出现几个让人“头疼”的学生。  一、案例背景  高三(7)班是我校的艺体班,虽然是艺体生,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在上他们班体育课的时候经常会有几名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以各种理由逃避体育课,申请见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