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及应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jma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课程改革,国家的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在高中的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教育管理,成为学校及教师工作的重心。本文主要分析探究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管理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 教育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96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且塑造了一批又一批有德行、高素养的社会人才。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成为国家新的发展重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正逐渐被运用到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中去。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教育管理中的价值
  1.为教育管理提供思想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深远的历史发展轨迹中,蕴含着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底蕴,为高中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思想源泉。教师不断深挖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领悟的过程。教师通过将领悟到的传统文化精髓应用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去,不仅有利于自我修养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学管理提质增效的目的。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沉淀下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品味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有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1.良好的文化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和人生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首先在班级中營造一个轻松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日常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比如,教师可以在开课之前,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近期比较热门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影视片段,或者文化纪录片;或者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固定开展一个简短的读书交流会。通过对学习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开始学习传统文化,感悟文化的内核精髓。
  2.文化教育与教学课堂相结合
  高中教育管理不能只靠单纯理论说教,而是应该融入传统文化,再具体地根据学科之间的不同特征,选择相适应的方式融合,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去。比如,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论语》(十二则)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习态度”相关教育着重强调,通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讲授,让学生保持不断学习、戒骄戒躁的学习习惯;在进行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知恩图报”相关内容重点翻译,通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教导学生要“孝敬长辈,知恩报恩”。
  3.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
  学以致用,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在课堂学习之余,与课后文化实践活动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沉浸式的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帮助学生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和感情。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唐装汉服体验活动、先辈历史观影会、传统文化演讲比赛等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梳理自己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框架,同时也近距离地通过穿汉服、观先辈历史的方式与文化产生情感碰撞,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沉淀背后的历史依据,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教育管理中,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要求,更好地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和人生路上拥有民族自信的底气和积极创造的决心。
  参考文献:
  周芬兰《传统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高考(教学探索)》2019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积极渗透公平性思想,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还会让学生学会感恩,并有效提高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要从多个途径去实施和渗透公平性思想,让学生的内心受到触动,才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取得良好的德育工作效果。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德育 公平性思想 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95  高中階段
摘 要:中小学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学生自身的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都不够健全,很容易出现思想偏差。所以,我国的教育部门提出,要进一步地实现中小学的德育建设工作,尤其是针对中学叛逆期的学生。所以,德育成为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关键点,也是立德树人理念的实际应用内容。符合当前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所以,本文将从中小学实践基地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全面展开中小学实践基地德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中小
摘 要: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即便是在健康、完整的家庭中成长的学生都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更何况是受到家庭破碎打击的单亲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重视。作为教师要重视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好,带领学生走出心理的阴霾。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
摘 要:以直导教学法为理论基础,着眼于培养满足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小学全科教师,发现并解决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中的各种问题,构建起小学全科教师直导法培养的新模式,着力推进新型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解决小学全科教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知行脱节的问题,为真正培养好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特别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小学全科教师探索一条新路。  关键词:直导教学法 小学全科教师 学习共同体 培养 DOI:10.1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对于小学德育时效性的路径研究,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能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旨在对小学德育的时效性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促使我国小学德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 时效性 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94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许多小学纷纷将德育提上日程,以期为小学
摘 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我国教育部门提出育人先树德的理念。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全面建设成为关键。其中,德育的基础内容被广泛关注,但安全教育的内容却始终不够扎实,制度方面不够完善,同时,宣传渠道也不够多元化,导致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内容缺失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相应的问题,需要进行安全教育的相关处理。所以,本文将从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制度始终可以落实到位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