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例——左眶周肿胀、肌酸激酶升高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ewgolv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27岁。因面部肿胀6年入院。1999年8月患者因左侧口角“皮下肿物”行穿刺,病理表现为炎性改变;1999年10月出现左侧上眼睑肿胀,逐渐发展至下眼睑、嘴唇、下颌、双颞肿胀,同时伴唇周、左眶周红色皮疹、口腔溃疡。外院曾行肌电图检查,考虑为神经源性损害;双眼横断增强CT示,左侧眶内眼球周围软组织稍增多,内外直肌稍增粗。头颅MRI示,左侧眶周、眶前面可见软组织肿胀,左侧内外直肌比右侧增粗,增粗比较均匀;左侧眼眶内眶周炎性改变,筛窦炎症(图1)。曾眼底注射和口服地塞米松,最高用量为每日20mg,肿胀可缓解,但减量至每日3.75mg后复发。2005年4月来我科就诊,血常规:白细胞2.74×109/L,Hb136g/L,血小板181×109/L;尿常规:蛋白0.75g/L;肝肾功能正常;ESR7mm/1h;C反应蛋白(CRP)正常,IgG14.2g/L,IgA3.99g/L,IgM2.71g/L;抗核抗体(ANA)S1∶80,类风湿因子(RF)141.5U/ml,抗ENA、抗双链DNA(dsDNA)、抗心磷脂抗体(AC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正常。予泼尼松30mg/d、环磷酰胺100mg/d治疗,面部肿胀缓解。泼尼松规律减量至10mg/d,停环磷酰胺(总计约9.0g)改用雷公藤后,面部肿胀再次加重。2005年12月患者偶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心悸,外院查肌酸激酶(CK)1113U/L,乳酸脱氢酶(LDH)383.5U/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415.4U/L,AST155U/L;肌电图示三叉神经传入障碍,无肌源性损害。遂来我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婚育月经史无特殊。体检:体温36.2℃,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80mmHg(1mmHg=0.133kPa);一般情况可,头发稍稀疏,面部肿胀以左侧上下眼睑及面部为重,左眼裂狭窄,睁眼困难,内有黄色分泌物,皮温尚可。面部散在红色皮疹,以左眼眶周及唇周为主,略高于皮面,挤压可有黄色液体渗出(图2)。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右眼对光反射正常,左眼未能查体。有多发口腔溃疡,鼻梁较低。心、肺、腹未见异常。各关节无红肿、压痛。肌肉无明显萎缩或压痛,四肢肌力正常。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61×109/L,Hb147g/L,血小板164×109/L。骨髓穿刺:粒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例增高,占29.5%,其他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形态大致正常;红系各阶段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骨髓活检:红系比例尚可,粒系比例增高,可见较多成熟粒细胞,巨核细胞易见。尿、便常规正常。ALT78U/L,AST130U/L,LDH569U/L,腺氨脱氨酶(ADA)68.7U/L,ESR、CRP正常。蛋白电泳:α15.6%,余正常;免疫球蛋白正常;补体:CH5064.6U/ml,C3124mg/dl,C436.6mg/dl;肌酶:AST133U/L,LDH647U/L,CK1479U/L,HBDH513U/L;CK同工酶:CK-MM100%,CK-MB、CK-BB为0。肌电图未见神经源或肌源性损害。肌活检未见特征性病理改变。RF41.7U/ml;ANA、抗dsDNA、抗ENA抗体、ACL、狼疮抗凝物(L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正常;甲状腺功能、免疫电泳、肿瘤标志物系列检查、结核抗体、巨细胞病毒pp65、HIV-Ab、HBsAg均正常。腹部B超示,脾大、脾厚。心电图示肢导低电压。骨显像未见异常。左侧眶周软组织肿胀仍然很明显,内外直肌和右侧增粗不明显,左侧眼肌可见条索状改变。鼻骨侧位片未见确切骨折。腹部CT示肝饱满,脾脏增大,无肿大淋巴结。

其他文献
你所定位的自己的位置,就是你的地位。  ——题记  如今,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公平—— 性别歧视,这闻之便觉耳朵生茧子的窠臼,我们所有人却在潜意识里把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是隔靴搔痒地闻之述之。  或许只是刹那间,一些普通的男孩就令我嫉妒到眼红,虽然只是件微乎其微的小事。我生长在一个二线逼近三线的城里,这里最好的高中,以素质教育和高考成绩并重闻名于全国,文化底蕴深厚,百年名校。它有个不成
期刊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退休后,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刚开始时教室过道都挤满了人,没过多久,来听课的寥寥无几。“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一位同学告诉钱教授。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说。  钱教授的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