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体育行为调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在此调查结果基础上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对大学生的体育指导思想和体育教学形式进行反思,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进而探讨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参与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行为 体育锻炼
  1.引言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行为现象。体育行为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体育意识有明显的导向性,主导人们的体育行为,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而影响体育锻炼效果和终身体育能力。学校体育是学生“体育行为”获得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分析学生的体育行为的现状,探讨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关系,分析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强度、频率和次数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调控促进中学生增强体质,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福建省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大一、大二学生,共计50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和本论文相关的专著,通过CNKI(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资料,为本论文的研究、设计、分析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笔者查阅《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对此问卷做了必要的修订。问卷的效度0.86,问卷的信度0.92,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7份,回收率97.4%。去除无效问卷41份,其中有效问卷446人(男生259人,女生187人),有效率91.6%。
  2.2.3数理统计法。
  采用对比分析数据统计法对调查问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参加体育项目情况的现状与分析
  表1 大学生感兴趣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项目情况调查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丰富多样,选择频率次数较为分散,大学生感兴趣的项目集中在羽毛球、轮滑、跆拳道和乒乓球。但与经常参加项目调查表对比,大学生经常参与的锻炼的项目是跑步或散步、篮球等传统项目,与大学生感兴趣的调查表不符,大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锻炼项目和实际经常参加的锻炼项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随着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学校原有的体育教学场地、体育器材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的运动需求,运动场地和锻炼器材的缺乏使需要场地的室外项目(网球、轮滑、游泳等)和一些适合在室内参与体育锻炼(瑜伽、羽毛球、乒乓球和体育舞蹈等)的项目开展无法满足学生的锻炼需要。二是高校专业教师师资不足,使得对于一些需要专业性指导的运动项目缺乏专业人员的辅导,比如瑜伽、健美操和跆拳道等。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没有专业的体育指导(高尔夫、棒球、攀岩等)。
  3.2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的现状与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以每周1-2次为主,占所调查学生的54.48%,有31.17%的大学生参加3次或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有14.35%的大学生偶尔或不参加体育锻炼。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次数低,应加强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有52.47%的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根据我国体育人口判定标准,在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方面,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达到我国体育人口标准。由表2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虽然意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但体育参与意识不强,体育意识和体育参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为其创造有利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氛围,培养其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表2 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和强度和时间调查统计表
  体育锻炼强度是指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问卷设计把每次锻炼的程度分为没感觉、微微发热、微微出汗、中等出汗、大汗淋漓,分别表示不同的体育强度,即:无负荷、小负荷、中等负荷、中上等负荷、大负荷。从表2可以看出,有79.37%的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能达到中等负荷及以上的运动强度,表明每次参加锻炼的运动强度比较好。
  3.3大学生体育锻炼规律的现状
  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制订体育锻炼计划。在制订体育锻炼计划的学生中,仅有13.56%的学生能够坚持完成锻炼计划,表明学生的锻炼随意性很强,缺乏自主参与锻炼的意识。有29.82%的大学生有固定的时间体育锻炼时间,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多集中于体育社团集体锻炼。仅有20.63%的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安排在周末节假日期间,大部分学生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时间做兼职工作。有49.55%的学生体育锻炼没有规律性,是比较随意的,表明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3.4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方式的现状
  表3 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方式和体育交流行为的调查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有78.03%的学生是与朋友、同学一起参与体育锻炼,只有少数学生是个人或与家人一起锻炼。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范围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局限于在学校环境,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与同学或朋友进行体育锻炼。走出校门利用社会资源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
  从表3可以看出,有49.09%的大学生很少或从来没有与别人交流过体育方面的内容,虽然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大量的体育知识和体育视频资料。大学生获得体育方面的知识、技能比较被动,没有主动参与体育交流中,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理论课、体育专业讲座或体育论坛使学生对体育知识有所了解,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交流心得。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多数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分布广泛,但体育兴趣与实际参与体育活动存在一定差异。
  4.1.2大部分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频率和强度能够实现我国对于体育人口的规定,但体育参与意识与体育参与行为存在一定差异。
  4.1.3学校体育课的授课形式基本上能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但学校体育项目的开展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4.1.4多数大学生是与朋友、同学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面很小,竞技性体育行为、大众性体育行为水平比较低,学生的体育意识水平高于其体育行为水平。
  4.2建议
  4.2.1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带动校园体育全面发展。
  4.2.2协调解决学校体育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锻炼时间不稳定的问题。
  4.2.3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场地设施,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和课外锻炼项目,提高体育兴趣。
  4.2.4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健身性和娱乐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增强学生体育活动的目的性、积极性和经常性,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强化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编.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Z].北京: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05.
  [2]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30.
  [3]范立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2):7-11.
  [4]杨效勇.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行为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0(6):63-65.
  [5]吴永乐.关于新课程下体育教学思想的分析与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3):272-274.
其他文献
摘 要: WebQuest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WebQuest引入到数学教学中,能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本文结合《数列的应用——房贷问题》这一教学案例,对WebQuest在数学教学中的57735应用和实践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 数学教学 WebQuest 数列的应用  随着科
摘 要: 作者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接触了大量农村学生,在教学之余深有感触。  关键词: 农村初中 特殊学生 心理干预策略  相对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相对淳朴,价值观单一,在很多方面不成熟,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显现出来,特别是心理差异很大,部分学生出现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自卑心理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逐渐注意到彼此之间的物质条件差异,家庭条件不好者容
近十年来,“课题研究”这个过去只在高校和专门科研机构才有条件、有能力实施和开展的活动,走向基层、基础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阵地。针对基础教育教学一线展开的课题研究,逐渐成为每一位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新宠。由于近一两年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因此,广大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在如火如荼地尝试和开展课题研究。作为一名教研员,我曾多次参与课题研究,但都没有自己主持开展。2013年,河南省基础教育
摘 要: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不仅包括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而且包括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本文以石井中学和广东粤剧学校为例,从两校的英语教学实际教学客观存在的评价方式,比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普通中学和艺术中专的异同。  关键词: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普通中学 艺术中专  引言  学业成绩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
1.设计理念  绘本,俗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用绘画讲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
摘 要: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人文教育的最佳境界是浸润,也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是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将人文教育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的困难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教程中,往往囿于教材设计的思路,不能大胆创新,重教材轻学生,重过程轻效果,没有把学情放在首位,没有深入分析学情,而是凭借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设计教学情节
摘 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平台,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指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面向新世纪,为培养和提高全民素质而设定的新课程。信息技术是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技能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新英语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并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重组单元教材顺序  对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3 “A day out”,我进行了重新组合:第四课时: Vocabulary and
许多教师都发现,当学生面对“一本书有多厚?估计一下上海东方明珠塔大概有多高?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米?南京长江大桥长几米?”等数学问题难于回答时,我们就常常归因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对身边数学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当问到学生“我们学校的校长大约几岁?妈妈的身高大约多少?”时,听到的答案又出乎你的想象,让老师哭笑不得,非常无奈。这时,我们还能仅仅认为是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吗?答案肯定是不能。那么,会是什么原
2010年6月19日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逐渐临近,学生的复习也到了白热化阶段。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室中见到学生之时,总见他们要么手持考试大纲规定的词汇小册子,要么拿着教材,抑或新东方版、星火版的真题解析或培训机构出版的模拟题。在紧张复习备考之余,也常有学生忧心忡忡前来请教“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备考?”“教材有用吗?”“做真题好还是做模拟题好?”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通过四级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