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羊群放牧六注意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9266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注意防寒保暖。春季天气变化不定,夜间气温仍然很低,而且羊在晚上活动量小,特别是初春,一定要做好羊群的防寒工作,设法提高羊舍温度。羊舍在晚上仍需遮掩好门窗,尽量少用消毒液消毒羊舍,保持羊舍干燥,避免潮湿。舍内的羊粪有良好的保暖作用,在天气不好时不要清除。初产羔羊要增铺垫草。羊饮水要少量勤添,最好是添加温水,羊白天饮足水后,要把剩下的水倒掉,防止怀孕母羊和羔羊饮冰渣水,导致生病甚至流产。
   2.合理放牧饲养。早春季节是母羊产羔和哺乳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放牧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全年的生产。初春牧草枯黄且缺乏多汁饲料,营养价值较低,此时光靠放牧很难满足羊的营养需要。此时放牧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运动,恢复膘情。
   3.放牧时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阳坡低凹处。春季风大,羊瘦弱,应采取顶风出牧、顺风归牧的放牧方式,尽量缩短放牧距离,防止羊的体力消耗。注意抓住晴天中午暖和的时间放牧,放牧时不要一次性放牧过量的草料,不要让羊吃霜冻的草和喝冰水。出牧前先给羊喂半饱的干草,经过15~20天的时间,待羊的胃肠功能适应了青草的消化特点后再转入全天放牧,全天放牧时也应在出牧前适当补料。一般对羊的饲喂顺序是:先饮水,然后喂草,待羊吃到五六成饱后,再喂混合精料,然后让羊饮淡盐水,待羊休息15~20分钟后出牧。这样既能防止羊群因“跑青”掉膘,又能防止羊采食过量嫩草引起瘤胃胀气或中毒,造成死亡。
   4.精心饲养管理。春季天气冷,牧草枯黄,羊体能消耗增大,育成羊进入瘦弱期,对营养需求量增大,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便会造成大批死亡。首先要抓春膘,增强羊的抵抗能力。羊放牧回舍后还应加喂一定量的野草和补料,并供给羊饮水,让羊吃饱喝足。每天每只羊补喂的精料为20~30克食盐和200~250克的大麦、玉米、蚕豆、黄豆、饼类等粉碎的混合料。
   5.种公羊此时处于非配种期,要加强饲养,加强运动,合理放牧,为配种期奠定基础。只有保持中上等膘情,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精液品质,才能保证和提高种公羊的利用率。
   6.母羊处于哺乳期,要保证有充足的奶水供给羔羊。母羊产后20~30小时乳汁的多少,是早春羔羊成活的关键。为了提高母羊泌乳能力,应给母羊喂充足的优质青干草、多汁饲料和精饲料,并注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哺乳母羊在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保证圈舍温暖、清洁干燥,及时清扫烂草、粪尿、石块等,以免羔羊舔食而引起疾病。②经常检查母羊乳房,看看是否有偏奶或咬伤的地方,以防发生乳房炎。③对断奶前后的母羊注意减料,特别是要减精饲料和多汁饲料。 (甘肃 沈康)
其他文献
猪拉稀将1000克绿豆煮熟,加50克捣烂的大蒜搅匀,给病猪饲喂,每天早晚各1次,2~3天可治愈。仔猪白痢绿豆100克,生石膏30克,地榆、白头翁各15克,水煎灌服;绿豆300克、白杨花150克
目的观察排毒益心汤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轻、中度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排毒益心汤,对照组30例给予能量合剂,2组疗程均为4
编者按: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春节过后天气回暖,农民兄弟们又要开始新一年的春耕备耕工作了。在耕地、整地阶段,农民朋友可购置适合的耕地机械.如旋耕机、开沟机、灭茬机
春季气温仍较低,要稳定奶牛的产奶量,就应做好春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入春后气温还比较寒冷,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
品种来源:据清代县志记载,岔路黑猪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因产于浙江省宁海县岔路镇而得名。岔路黑猪是一个肉脂兼用型品种,其体质结实,早熟,耐粗饲,性情温顺,产仔率高,母性好,
<正>射干又叫寸干、乌扇、金蝴蝶,属鸢尾科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利咽的功能。其根茎中含有次野鸢尾黄素、射干酮等成分,有抗炎解毒、抗病毒、利尿和抑制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