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乖崖,生于946年,卒于1015年,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他在自己的画像上如此题赞:“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露》中记载了张乖崖这样一段“一钱斩吏”的故事:某日,时任宋代崇阳县令的张乖崖发现一库吏自库中走出,鬓旁的巾子下藏着一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叫喊道:“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 张乖崖挥笔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遂拔剑怒斩其首。张乖崖因一钱而斩首,虽然对于是否有悖法度值得商榷,但其对道德品质的认识和重视,尤其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推断,却是有着现实意义的,促人警醒。
无独有偶。清代沈起风在《谐铎》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载:康熙年间,京城国子监助教之子吴生,一日至廉记书铺闲游,见一少年购书时,将一枚钱掉到地上。吴生随即用脚踏住,待少年走后,俯身将钱拾起。这一举动正好被江苏巡抚汤默庵看在眼里。后来,吴生通过了吏部考试,被委派到江苏常熟任县尉。但没等到吴生上任,汤默庵已将其罢免。理由很简单,汤默庵认为,吴生道德品质低下,未当官时就如此贪恋小便宜,视钱如命,一旦当了地方官,就会营私舞弊,贪得无厌,莫不如趁早将其罢去官职,免得百姓遭殃。
万事德為先。连古代的官吏都是如此重视道德品质,何况我们已经处于现代社会的今天。但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实践中不断修炼、不断提升的过程。尤其是面对各种诱惑时,要始终保持慎独、慎微的警觉性,始终保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平常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管得住身手,做到防微杜渐,重视自己的道德尊严和个人形象,珍惜自己的人格修养和社会声誉。
我们无论是做官还是为民,道德品质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道德品质就体现了日常的细事小事之中,是从点点滴滴累积形成的,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也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心灵的“防护堤”。俗话说,“万从一上数,大从小中来”。“一”虽微不足道,但无论高楼大厦还是万丈深渊,都是始于“一”。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小洞不补,大洞尺五”,“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等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一”的篱笆没扎紧,“万”的野狗就会钻进,道德就会退步,品质就会滑坡,当欲望一旦毫无顾忌、毫无约束地释放的时候,就往往会成为习惯,最终因固化而难以挣脱,落得可悲下场。从宋代张乖崖的“一钱斩吏”,到清代汤默庵的“一钱罢官”,都在告诫着人们:做人必须要事事讲道德,处处显品质,毋以恶小而为之!■
无独有偶。清代沈起风在《谐铎》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载:康熙年间,京城国子监助教之子吴生,一日至廉记书铺闲游,见一少年购书时,将一枚钱掉到地上。吴生随即用脚踏住,待少年走后,俯身将钱拾起。这一举动正好被江苏巡抚汤默庵看在眼里。后来,吴生通过了吏部考试,被委派到江苏常熟任县尉。但没等到吴生上任,汤默庵已将其罢免。理由很简单,汤默庵认为,吴生道德品质低下,未当官时就如此贪恋小便宜,视钱如命,一旦当了地方官,就会营私舞弊,贪得无厌,莫不如趁早将其罢去官职,免得百姓遭殃。
万事德為先。连古代的官吏都是如此重视道德品质,何况我们已经处于现代社会的今天。但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实践中不断修炼、不断提升的过程。尤其是面对各种诱惑时,要始终保持慎独、慎微的警觉性,始终保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平常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管得住身手,做到防微杜渐,重视自己的道德尊严和个人形象,珍惜自己的人格修养和社会声誉。
我们无论是做官还是为民,道德品质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道德品质就体现了日常的细事小事之中,是从点点滴滴累积形成的,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也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心灵的“防护堤”。俗话说,“万从一上数,大从小中来”。“一”虽微不足道,但无论高楼大厦还是万丈深渊,都是始于“一”。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小洞不补,大洞尺五”,“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等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一”的篱笆没扎紧,“万”的野狗就会钻进,道德就会退步,品质就会滑坡,当欲望一旦毫无顾忌、毫无约束地释放的时候,就往往会成为习惯,最终因固化而难以挣脱,落得可悲下场。从宋代张乖崖的“一钱斩吏”,到清代汤默庵的“一钱罢官”,都在告诫着人们:做人必须要事事讲道德,处处显品质,毋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