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用上“太空电”

来源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电器化时代,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电能”,快来看看科学家又在寻思用什么“花样”去“寻电”吧……
  环境说:眼下的发电站都“有害”
  电灯、电话、取暖、做饭、机床、机车……人类对电能的需求那真是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于是,人们就大力开建火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主要是烧煤呀,所以火力发电站的形象是“烟尘滚滚”。电是有了,可是空气脏了。火力发电站的烟尘肆无忌惮地污染空气,让我们呼吸困难,让我们生病患疾。
  环境说:“别再建火力发电站了,再建,空气脏透了,人都得憋死。”
  那就多建水力发电站呗。你看,大坝耸立,大江大河被拦腰截断,蓄水成湖, 水电站建成了。可是水电站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也不可小觑。原来的河道,水是自然流淌的,现在给截断,显然违背了“自然意志”,这就是对环境的极大侵害。水电站把江河截断,有些鱼类产卵洄游受阻,直接灭绝了,它们的灭绝会带来生态链的断裂,久而久之,会酝酿出难以预料的生态灾难。水电站还会影响地壳稳定,会带来滑坡、泥石流、山崩和地陷等灾害。
  环境说:“让江河之水自然流淌吧,筑坝发电,是断‘水脉’、毁自然的事呀!”
  火电站、水电站都是环境的“敌人”,那就建核电站嘛。日本很注重环境保护,空气舍不得污染,江河舍不得截流。不建火电站,不建水电站,日本的电能从何而来?来自核电站呀!日本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还能有充足的电能供应,全赖建有许多“绿色环保”的核电站。本想核电站能给日本带来“绿色电”,不成想一场大地震把日本的核电站震坏了,结果“核污水”把土地污染了,把海水污染了。
  环境说:“核电站也不安全,核污染毁掉家园!”
  太阳说:我这儿有绿色电,来取吧
  电能不可缺少,电站对环境又有害,怎么办啊?仰望天空,太阳光茫四射,似乎是微笑着说:“我这儿有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尽管来取吧。”
  于是,科学家便发明了“光伏板”,将光伏板放在太阳光下照射,太阳能就会变成电能,到目前为止,利用光伏板发电是最环保的方法,“光伏发电”是有利环保的“朝阳产业”。
  用光伏板发电虽然绿色环保,可是目前它还不能替代火电、水电及核电。为什么呢?因为光伏发电需要阳光,阳光不会时时有呀!阴天乌云遮挡没有阳光,夜晚太阳落山没有阳光,冬天阳光还会减弱。投射到地面的阳光“不稳定”,造成了光伏板发电的不稳定等。
  有没有办法摆脱云层、黑夜等对光伏发电的影响呢?有,那就是把光伏板送到太空,组建太空发电站,太阳光就会持久、稳定、高效地发电了。
  那赶紧把光伏板送到太空中组建太空电站嘛。是的,利用光伏板组建太空发电站的技术现在已经相当“成熟”,这个没有难度,比如国际空间站的电能就是依靠了一个小型太空发电站提供的。问题是太空发电站产生的电能如何输送到地球上,架设高压线输送太空电能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说建站容易输电难呀!
  太空电无法输送向地球,太阳也惋惜:“可惜,依靠我的光和热能发那么多的电能,可你们输送不回去,没辙呀!”
  科学家说:一定要把太空电输下来
  太空电无法用“架电线”的有线输送方法传到地球,那是否可以用“无线输电”的方法传过来呢?
  科学家不是吃素的,很快有了脑洞大开的输电新办法,于是一种名为“微波无线输电”的技术便产生了。
  2001年5月,一位叫皮尼奥莱的科学家在大峡谷一侧,先把电能转化成微波(一种电磁波),向大峡谷的另一侧发射,另一侧有一个微波接收器,它把接收到的微波再转化成电能,结果这些电能点亮了一只灯泡。这次电能“无线输送”实验,没有用到“电线”,传输的电量虽然很少,但它让人们看到“无线输电”的技术的确是可行的。
  2015年3月8日,日本科学家利用微波无线输电技术将1.8千瓦电能从A地传送到了B地,这些电量已经大到可以实用的级别,可以用来启动电水壶、电烤箱、电饭锅等一些用电“大件”了。
  科学家利用微波输电的“胃口”越来越大,他们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在距地面3.6万千米高的太空建造一座巨型光伏太空发电站,让这座发电站不再受昼夜、阴晴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时时接受阳光的高效稳定“照耀”,持续发出“巨量”电能,然后把这些电能用微波传送方式输送到地球,到那时我们就用上纯绿色的“太空电”喽!
其他文献
说起难民,你可能会想到战争,想到迫害和屠杀……然而,没有这类灾难,你一样可能成为难民——环境难民。  “环境难民”一词,最早见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前执行主席纳菲斯·萨迪克博士的《1988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目前国际上对“环境难民”还没形成一个定义,但从字面上可以认为,是指因为环境恶化不能再维持生计而被迫长期离开原住地的人。虽然是个新概念,但是这种难民的存在却古已有之,像历史上某些国家有关洪水的传说
据调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30%的人摔过一大跤,更有平衡能力差的老人由于害怕摔跤而限制了自己的身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另外,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记忆力下降,经常记不住自己或子女家的位置,所以不敢外出。基于这些,我提出了为老年人研制智能拐杖的构想,在鼓励老年人外出行走、积极生活的同时又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智能拐杖的基本功能  (1)摔倒监测:通过倾斜传感器监测拐杖是否倾倒,从而判断老人是否摔倒
摘 要 科技部高新司、人事司、政策司举办的全国新材料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参观、交流感想等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学习了新材料领域的相关知识,就新材料领域重大发展战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世界新材料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热点等,对我国新材料产业如何创新发展,如何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深入思考。  关键词 新材料;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  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
一  1986年初夏的一个下午,北京十三陵东南山林区护林员宋石良发现,对面山上一棵大树突然起火,燃烧的树枝掉落在地面的干草上,火势迅速蔓延。顿时,大火熊熊,浓烟弥漫。宋石良跑进值班室抓起电话报警。消防人员和当地驻军火速赶到,很快扑灭山火,保住了连绵几百平方公顷的森林。  事后警方调查起火原因。那天虽然天气晴朗,但气温只有20多摄氏度,离柴草200多摄氏度的燃点相差甚远。人为纵火更不可能,因为火源四
家家都有地漏,要是地漏的质量不好,小东西也会带来大烦恼,下水管往屋里返臭气,有小虫子飞出等。  我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让家里人很头疼。爸爸本想换一个好一点儿的地漏,可这个地漏被水泥砌得很结实,怎么都拿不出来。我想,还是把这个地漏改造一下吧。  密封不好是这个地漏的主要缺陷,如何能严密堵住下水道里的臭气,并且还能让地面上的水顺利地流下去呢?一天,我看见爸爸用一根长管子给鱼缸换水,在水管的U形弯曲处总
洛特去露营,回来时用小水壶装回了一条奇怪的鱼,洛特叫它斐尔。  “哦,亲爱的,这小家伙真是太漂亮了,你在哪儿发现它的啊?”妈妈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小东西。  是的,它真的很漂亮,你无法形容出它的颜色——事实上,它虽然只有拳头大小,但是你几乎能在它身上找到所有你曾经见到过的颜色,甚至包括你在梦里见过的。它的眼睛很黑很亮,纯粹得似乎没有任何杂色,重要的是,你无法说出它的所属科目,它不像是我们见过的任何
入夜,古老的小渔村沉沉地睡着了,不远处的海浪不断拍打着礁石的声音就像小渔村发出的呼噜声。  “咳咳……”一间低矮的茅屋里传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那是老渔民阿常病了,被痰憋得喘不过气。  儿子阿学被惊醒了。他连忙点燃昏暗的油灯,一边为阿常捶背抚胸,一边关心地问:“阿爸,你怎么了?要不要紧?”  “咳咳……啊……”阿常喘着粗气说,“现在感觉好多了。对了,阿学,咱们家的咖啡果应该成熟了吧?咳咳……也该邀请
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调节电压,而教学用电源过于笨重,不方便教师搬进教室进行演示,因此我便萌生了一个想法,希望发明一种便携的电源接线板,其电压可调节,同时可以输出直流电与交流电。  现在,我的愿望实现了。只要输入家用交流电,我发明的可拼接接线板便可以输出直流电与交流电,而且可以调节电压。接线板的质量仅有100克,方便教师携带到教室为学生演示实验。  接线板插头主要由调压、直流输出和交流输
安慰剂效应是指哪怕医生给患者的“药物”是糖豆儿,但只要患者相信这种“药物”有效,病情就会如愿趋向好转的现象。  此安慰剂效应和抗抑郁药物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有怎样的作用呢?近来,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人员分析了6 500多名小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及其使用后的症状表现。结果发现,虽然抗抑郁药物比安慰剂更有效,但是差異不大,并且安慰剂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药效”的发挥。一直
一只硕大无朋的红皮鸡蛋在大街上走着,无意中听到有人说“你这是拿鸡蛋碰石头”,那意思很明显,说这话的人是说对方自不量力。  红皮鸡蛋听了,很不以为然:难道我们鸡蛋就真的这么无能,世世代代被人瞧不起不成?不行,我一定要改变人们的这一传统印象,让人们看看,我们鸡蛋不但敢碰石头,而且绝不亚于石头,甚至比石头还坚硬,还更有力量!  红皮鸡蛋知道,一只鸡蛋力量有限,碰不过石头,但成千上万只鸡蛋一起碰石头那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