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白术散加味联合脐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来源 :河北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七味白术散加味联合脐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脾胃虚弱证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腹泻型IBS脾胃虚弱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治疗组40例予七味白术散加味联合脐灸治疗,七味白术散加味组40例予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西药组40例予匹维溴铵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3组均治疗4周.观察3组临床症状缓解或改善时间;比较3组治疗前后大便症状评分、肠道菌群数量变化;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腹泻、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及郁怒或紧张、睡眠改善时间均较七味白术散加味组、西药组缩短(P<0.05);七味白术散加味组腹胀及腹痛缓解时间较西药组缩短(P<0.05).3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大便感觉及大便时伴随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大便感觉及大便时伴随症状评分均低于七味白术散加味组、西药组(P<0.05);七味白术散加味组治疗后大便性状、大便时伴随症状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3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肠杆菌、肠球菌及酵母菌数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七味白术散加味组、西药组(P<0.05),肠杆菌、肠球菌及酵母菌数量均低于七味白术散加味组、西药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IL-6、IL-8、CRP、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IL-8、CRP、TNF-α水平均低于七味白术散加味组、西药组(P<0.05).结论 七味白术散加味联合脐灸治疗腹泻型IBS脾胃虚弱证,能缩短临床症状时间,改善大便情况,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降低机体炎症性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在辅助生殖中应用的价值,为PGT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非整倍体筛查(PGT for aneuploidies,PGT-A)和染色体结构异常检测(PGT for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s,PGT-SR)助孕夫妇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妊娠结局资料.采用囊胚期外滋养层细胞活检及基因检测技术,挑选检测结果正常的胚胎行单囊胚移植.比较年轻女性(<35岁)组与高龄女性(≥
目的 观察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46例加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逍遥散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中医症状评分,并用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