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分析头孢哌酮钠的杂质谱

来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s1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同时测定头孢哌酮钠原料药中小分子杂质及指针性聚合物杂质.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150 mmX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三乙胺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30μL.通过强力试验(头孢哌酮钠高浓度溶液室温放置30d)归属杂质来源,对新方法进行了验证.采用LC-MS对新未知杂质的结构进行了推测,其中一个分子量为791 Da的杂质可以作为合成工艺中的指针性聚合物杂质.结果 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头孢哌酮钠中小分子杂质A、B、C、D、E、F和两个新未知杂质,各已知杂质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头孢哌酮及杂质A、B、C、D、E、F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n=6),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86、0.86、0.40、1.14、0.77和 1.19,检测限分别为9.06、1.86、8.11、0.62、0.52、0.54和 10.05 ng,定量限分别为 18.12、18.60、16.22、2.05、1.75、18.16和20.10ng,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 102.0%、97.9%、100.7%、98.1%、100.6%和98.9%,RSD分别为1.5%、1.2%、2.5%、1.5%、0.6%和0.7%.结论 本方法可以同时控制头孢哌酮钠中目前已知的全部小分子杂质和聚合物指针性杂质.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国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质量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法定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对产品的杂质谱、克拉维酸聚合物及其他荧光杂质、复溶行为、成盐率、包材密封性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212批次样品法定标准检验均符合规定;采用建立的杂质分析方法,对主要杂质的结构与来源进行确证;证明水分和温度易促进主成分的降解;此外,应严格控制原料成盐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控制成盐剂的残留量;并关注包材密封完整性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影响.结论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总体质量较好,现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注射用美罗培南中Li、V、Co、Ni、Cu、Zn、As、Rh、Pd、Cd、Sb、Hg和Pb共13个元素杂质含量.方法 供试品经直接稀释后采用ICP-MS法对13个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测定.以Be、Ge、In、Bi元素为内标校正基体效应和漂移.结果 13个元素在各自的检测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各浓度点平均回收率为89.2%~114.5%(n=3);重复性为2.3%~4.6%(n=6),中间精密度为2.9%~5.7%(n=12),均满足US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中2-巯基苯并噻唑基因毒性杂质含量的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Inertsil ODS-3柱(250 mmX4.6 mm,5 μm),以50 m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6.25)-甲醇-80%乙腈(60:10:30,V/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20 nm,进样体积为10 μL.结果 2-巯基苯并噻唑在浓度0.01~102.9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70652x+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