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则两名少年打死流浪汉的消息震惊社会。据有关媒体报道,5月7日凌晨,肥城市汶阳镇汶阳卫生院北侧马路上,一名六七十岁的流浪老人,被两名十五六岁少年当街打死。目击者称,老人死后,两少年还把老人拖至路中央,试图伪造成车祸,后被民警识破。一名了解内情的居民说:“从5月1号镇上就有赶会的,那俩年轻人就是周边村子来镇上赶会的。他俩晚上喝了酒,好像在凌晨两三点和老头起了争执才下了手。”
悲剧发生,同时再一次敲响了青少年喝酒的警钟。喝酒误事,尤其是青少年,处于冲动鲁莽的阶段,喝完酒更容易滋生事端。
12岁以上中学生曾饮酒率高达51%,对饮酒危害认识不足
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布了首份《中国六城市青少年饮酒状况调查》。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的饮酒问题不容忽视,12岁以上中学生的曾饮酒率竟有51%。
据介绍,本次调查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成都和哈尔滨等六个城市,通过自填式问卷的形式,调查了267所初中、高中的30605名12岁至20岁中学生。调查显示,在这六个城市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初尝酒滋味是在10岁以前;成都的中学生“贪杯”严重,曾饮酒率和过去一年饮酒率在六个城市中居首位;大约62%的人经常在朋友聚会时喝酒,53%经常在家人团聚时喝酒;有15%的中学生曾经醉过酒,还有3%的中学生已经染上了酗酒的坏习惯。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饮酒不仅影响其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而且更容易引起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正是如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对青少年饮酒都是持否定的态度,可从调查结果看,青少年饮酒发展态势确实令人心忧,之所以会发展如此地步,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青少年对喝酒的危害认识不足,存在无所谓或侥幸心理。此次调查显示,中学生对于饮酒危害认识严重缺乏,近三成的中学生存在饮酒常识误区,比如,会认为“高档酒不会伤身”“口渴时可以喝啤酒”“喝酒和体重无关”等。对于“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的危害”知晓率更低,近六成学生不知道饮酒会得脂肪肝,更有八成左右中学生不知道饮酒会导致大脑萎缩和健忘症。
其次,改善家庭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时刻都是孩子模仿的目标。如果父母整天杯来盏往,很难想象孩子能不受影响。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应该从自己做起,做孩子的表率。而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不给孩子尝试喝酒的机会。节假日或亲朋好友相聚,可以让孩子饮用其他饮料,来保持家庭和谐快乐的气氛,而不能迁就孩子喝酒的要求。
同时,媒体也要负起社会责任,加大喝酒有害健康的宣传力度。报纸、电台、电视都应宣传青少年喝酒危害健康的知识,当电视剧和电影非要体现剧中人喝酒的情节时,也应以出现不良后果为呼应,让未成年人通过媒体逐步认识喝酒的危害。
此外,对于国家而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方面的立法,对原则性规定进一步细化,借鉴国外明确适合饮酒的年龄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责任。而执法机关要秉持“问责一个、教育一片”的态度,加大对违法向青少年售酒商家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问责倒逼商家守法经营!
治理青少年饮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悲剧发生,同时再一次敲响了青少年喝酒的警钟。喝酒误事,尤其是青少年,处于冲动鲁莽的阶段,喝完酒更容易滋生事端。
12岁以上中学生曾饮酒率高达51%,对饮酒危害认识不足
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布了首份《中国六城市青少年饮酒状况调查》。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的饮酒问题不容忽视,12岁以上中学生的曾饮酒率竟有51%。
据介绍,本次调查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成都和哈尔滨等六个城市,通过自填式问卷的形式,调查了267所初中、高中的30605名12岁至20岁中学生。调查显示,在这六个城市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初尝酒滋味是在10岁以前;成都的中学生“贪杯”严重,曾饮酒率和过去一年饮酒率在六个城市中居首位;大约62%的人经常在朋友聚会时喝酒,53%经常在家人团聚时喝酒;有15%的中学生曾经醉过酒,还有3%的中学生已经染上了酗酒的坏习惯。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饮酒不仅影响其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而且更容易引起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正是如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对青少年饮酒都是持否定的态度,可从调查结果看,青少年饮酒发展态势确实令人心忧,之所以会发展如此地步,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青少年对喝酒的危害认识不足,存在无所谓或侥幸心理。此次调查显示,中学生对于饮酒危害认识严重缺乏,近三成的中学生存在饮酒常识误区,比如,会认为“高档酒不会伤身”“口渴时可以喝啤酒”“喝酒和体重无关”等。对于“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的危害”知晓率更低,近六成学生不知道饮酒会得脂肪肝,更有八成左右中学生不知道饮酒会导致大脑萎缩和健忘症。

其次,改善家庭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时刻都是孩子模仿的目标。如果父母整天杯来盏往,很难想象孩子能不受影响。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应该从自己做起,做孩子的表率。而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不给孩子尝试喝酒的机会。节假日或亲朋好友相聚,可以让孩子饮用其他饮料,来保持家庭和谐快乐的气氛,而不能迁就孩子喝酒的要求。
同时,媒体也要负起社会责任,加大喝酒有害健康的宣传力度。报纸、电台、电视都应宣传青少年喝酒危害健康的知识,当电视剧和电影非要体现剧中人喝酒的情节时,也应以出现不良后果为呼应,让未成年人通过媒体逐步认识喝酒的危害。
此外,对于国家而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方面的立法,对原则性规定进一步细化,借鉴国外明确适合饮酒的年龄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责任。而执法机关要秉持“问责一个、教育一片”的态度,加大对违法向青少年售酒商家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问责倒逼商家守法经营!
治理青少年饮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