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行分腿腾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腾越器械时经常出现“夹手”现象。所谓“夹手”就是双手支撑器械后,不能迅速推离器械,导致两腿分开将要腾越器械时,双手仍停留在器械上,造成“夹手”现象。“夹手”现象的产生会严重影响学生练习分腿腾越的连贯性和动作质量,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1.“夹手”现象产生的原因
(1)助跑踏跳后,双腿踏板无力,第一腾空高度不够,身体重心仍留在器械之后,造成身体腾越器械的时间过长。
(2)双手支撑器械后,由于心理害怕紧张的原因,思想上犹豫不决,不能迅速推离器械。
(3)由于上肢力量薄弱的原因,双手支撑器械时,无法支撑来自助跑踏跳的身体惯性重量。造成双肘弯曲,增加了推手的难度。
(4)动作概念不清楚,习惯性扒器械,没有推手的意识。
(5)助跑节奏不好,造成助跑踏跳动作不连惯,身体勉强腾越器械造成“夹手”。
2.纠正的措施
(1)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和多媒体课件中的示范和讲解,建立正确的、完整的动作概念。经常做一些克服自身体重的跳跃练习(如单足跳、蛙跳、跨步跳等)和轻重量的杠铃负重练习,达到增加下肢力量和弹跳力的目的。
(2)加强练习过程中的保护与帮助,消除部分学生紧张害怕的心理。
(3)多做徒手的迅速推手练习和原地双手支撑器械的推手和分腿练习。并经常做一些增加上肢力量的练习(如俯卧撑、双杠臂曲伸、轻杠铃的快速推举等)。
(4)建立良好的助跑节奏,保证踏板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3.建议
(1)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推手在分腿腾越中的重要作用,是避免“夹手”现象发生的关键。
(2)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不要让学生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
(3)技术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和心理素质练习并重。
(安徽省泗县中学 234300)
1.“夹手”现象产生的原因
(1)助跑踏跳后,双腿踏板无力,第一腾空高度不够,身体重心仍留在器械之后,造成身体腾越器械的时间过长。
(2)双手支撑器械后,由于心理害怕紧张的原因,思想上犹豫不决,不能迅速推离器械。
(3)由于上肢力量薄弱的原因,双手支撑器械时,无法支撑来自助跑踏跳的身体惯性重量。造成双肘弯曲,增加了推手的难度。
(4)动作概念不清楚,习惯性扒器械,没有推手的意识。
(5)助跑节奏不好,造成助跑踏跳动作不连惯,身体勉强腾越器械造成“夹手”。
2.纠正的措施
(1)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和多媒体课件中的示范和讲解,建立正确的、完整的动作概念。经常做一些克服自身体重的跳跃练习(如单足跳、蛙跳、跨步跳等)和轻重量的杠铃负重练习,达到增加下肢力量和弹跳力的目的。
(2)加强练习过程中的保护与帮助,消除部分学生紧张害怕的心理。
(3)多做徒手的迅速推手练习和原地双手支撑器械的推手和分腿练习。并经常做一些增加上肢力量的练习(如俯卧撑、双杠臂曲伸、轻杠铃的快速推举等)。
(4)建立良好的助跑节奏,保证踏板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3.建议
(1)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推手在分腿腾越中的重要作用,是避免“夹手”现象发生的关键。
(2)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不要让学生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
(3)技术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和心理素质练习并重。
(安徽省泗县中学 2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