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雀东南飞》的两处注释:“奇”“何云”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u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雀东南飞》“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中的“非奇”,有的教材注为“不宜”,虽可通,但不够准确。
  其实“奇”字在古汉语中有“好,佳”义,《汉语大词典》“奇”字第二个义项即“犹佳,妙”,《汉语大字典》“奇”字第三个义项是“美好,美妙”,且书证恰好都有该例。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注释此例时也说:“‘奇’,犹‘嘉’。‘非奇’等于说‘不好’。”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也指出:“非奇,不佳。奇,嘉,美好。”
  “奇”的这种用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常见,例如:
  (1)奇情双亮,令名俱完。(陶渊明《读史述·管鲍》)
  (2)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吴均《主人池前鹤》)
  (3)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
  例(1)(2)“奇”分别与“令”“好”互文,例(3)中陈炜的话到《世说新语·言语》中成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奇”之“佳”义十分明显。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中的“何云”,有的教材释为“说什么”,实属误解。
  其实“云”在古汉语中有“如”“若”等义。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1954年)就指出“云”可相当于“如何”之“如”,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年)也指出:“‘云’字可作‘如’字用,用为假设连词。至于‘云何’等于‘如何’则是疑问词。”
  “云何”这一疑问词表“如何”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十分常见,例如:
  (4)亮问侍中刁玄曰:“盗乘御马罪云何?”玄对曰:“科应死。然鲁王早终,惟陛下哀原之。”(《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5)太宗谓兴宗曰:“诸处未定,殷琰已复同逆。顷日人情云何?事当济不?”(《宋书·兴宗列传》)
  (6)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世说新语·假谲》)
  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明确指出《孔雀东南飞》中“何云”是“因为押韵的需要而倒置”。所以此“何云”实为“云何”之颠倒形式,亦为“如何”义,此例是刘兄问兰芝“这么好的郎君都不嫁,那今后你打算如何”。考虑到这一特殊疑问词在语文教材中极少出现,为避免误解,教材应予以注明。
其他文献
同一句法结构背后隐含不同的语义关系,常常造成多义现象。名词组合同样有多种语义结构,像“狗”与“医生”组合在一起,包含三种语义关系——形成了三个有趣的“狗医生”。  A式:医生像狗一样→像狗一样的医生→狗医生,“狗”是喻体,“医生”是本体。例如:  (1)“你这狗医生,还敢狡辩。”汉子举刀朝谭主任砍去,谭主任一躲,刀砍在了肩膀上。(新浪网2006年4月16日)  以狗喻人,在汉文化中带贬义色彩,“狗
目的探讨M3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MR非选择性的激动剂(carbachol)、拮抗剂(atropine)及M2R拮抗剂(methoctramine)、M3R拮抗剂(4-DAMP)刺激原代培养人逼尿
目的探讨一种颅骨缺损的修补材料及应用方法.方法 995~2001年间收治的100例颅骨缺损病例采用骨水泥自塑形进行修补.结果骨水泥是修补颅骨缺损的较好材料.结论骨水泥修补颅骨缺
恶性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并发症之一,中位生存期几周至几个月,1年生存率<10%,尽管生存期有限,成功的姑息治疗仍然可以减轻病人痛苦,改善预后.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腹膜腔内化疗效
教材上对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的"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作了这样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