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稻田进行的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提升稻田种养综合效益,促进梧州市农(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渔)民增收,助推梧州市精准扶贫和脱贫的有效举措。在这里利用本文,向大家讲述利用稻田养殖本地塘角鱼,使农民在正常种养情况下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稻田养鱼;水产畜牧;试验
中图分类号:S9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88
1 适合稻田综合种养的鱼品种
根据梧州市的特点,适合梧州市稻田综合种养的主要品种有鲤鱼、黄鳝、泥鳅、黄沙鳖和本地塘角鱼等,本地塘角鱼作为经济价值高、耐缺氧、管理容易、销售量大等优点,成为稻鱼结合种养的首选品种之一。
2 稻田的改造
2.1 田基的加固
把田基加高至70cm左右,宽40cm左右,在田四周田基内侧用塑料薄膜把田基围成围墙,有条件的可以在田基内侧用砂石水泥浆硬化,薄膜围的或硬化的有效高度为高出田土表面50cm以上为好,这样既可以防止蛇类进入,也可以有效防止塘角鱼跳出。
2.2 鱼窝的建设
面积在0.02hm2以上的田块,每块田在进水处开挖一个15~25m2左右的鱼窝(鱼窝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4%左右为好)。
2.3 鱼沟的建设
耙田后插秧前,根据田块大小、形状不同,在稻田中开挖成“田”字型、“十”字形或目字型等不同形状的鱼沟,鱼沟宽,深约30~50cm左右,鱼沟与鱼窝相连通,鱼沟的面积宜控制在稻田总面积的6%左右,太大了会影响稻禾产量。
2.4 设置拦鱼栅
在最高水位处要留一个控制水位的排水口,以防下雨时稻田里的水漫出田埂,在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备,防止鱼类外逃。拦鱼设施一般用竹篾、铁筛片或尼龙网片等材料制成。
2.5 搭遮阳棚或网及诱虫灯
在南方夏天太阳特别大,要注意水温意外升高,还要在鱼窝搭建遮阳棚或网,可以在鱼窝的四边搭棚种些攀爬植物,做成本地塘角鱼喜欢的阴凉窝洞。
3 稻田播种管理,
3.1 水稻的种植
选择株型紧凑、抗倒性好、抗病力强、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的水稻品种,每667m2插秧1万蔸左右。
3.2 稻田施肥
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插秧前1~2d施肥,插秧后7~10d追施部分肥料,幼穗分化二期再施一次肥料。
3.3 农药的合理使用
选用对口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养鱼稻田禁止使用对鱼类毒性大或有鱼类禁用成分的农药。应当多选用水剂,少用或不用粉剂。
4 本地塘角鱼苗的放养
4.1 放养时间
鱼种投放时间一般在2月底—6月初,水稻插秧7d后、秧苗返青时进行,放鱼前一定要经过试水,确认无害即可投放鱼种。放养的本地塘角鱼苗规格一般在5~8cm以上,这样的鱼种成活率高,得病少,可达到预期产量。投放数量可按鱼窝的面积,每平方米放养50尾鱼种为宜。
4.2 饵料的投喂
本地塘角鱼是喜欢动物性饵料的杂食性鱼类,每天投喂以新鲜的动物内脏、蝇蛆、蚯蚓等为主,辅以颗粒饲料。
4.3 病害防治
4.3.1 水霉病
鱼的体表寄生白色棉毛状的菌丝,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消瘦而死。预防措施:在鱼运输后用3%食盐溶液浸洗10min左右,平衡水温再下田里的鱼窝。发病后可以用硫醚沙星0.2g/m3的容量在鱼沟和鱼窝均匀泼洒。
4.3.2 肠炎病
鱼腹部肿大,轻按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可以进行水体消毒,一般可以使用强氯精等消毒,并投喂大蒜捣烂搅拌的饲料。
4.4 成鱼收获
正常养殖经过3~4个月后,鱼体重达100g左右就可以上市,一般成活率达80%,每667m2产成鱼100kg以上。按现价格30元/g,每667m2塘角鱼产值就可达2800元左右。
5 总论
利用稻鱼结合科学立体种养,减少了肥料的投放,鱼类在田里可以改良稻田的土质,可实现稻谷增产。
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实现了稻谷原生态的生长,长出的稻米品质好,无污染,是真正的有机米。同时减少水排出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环境,使水源可以重复使用。
稻田综合种养,养出来的鱼外表颜色鲜艳,味道鲜美,消费者欢迎度高,价格效益有了很大的提升,是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摘帽的好办法。
作者简介:卢坤明(1971-),男,广西梧州市,大专,研究方向,扶贫增产,水产助理工程师。
关键词:稻田养鱼;水产畜牧;试验
中图分类号:S9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88
1 适合稻田综合种养的鱼品种
根据梧州市的特点,适合梧州市稻田综合种养的主要品种有鲤鱼、黄鳝、泥鳅、黄沙鳖和本地塘角鱼等,本地塘角鱼作为经济价值高、耐缺氧、管理容易、销售量大等优点,成为稻鱼结合种养的首选品种之一。
2 稻田的改造
2.1 田基的加固
把田基加高至70cm左右,宽40cm左右,在田四周田基内侧用塑料薄膜把田基围成围墙,有条件的可以在田基内侧用砂石水泥浆硬化,薄膜围的或硬化的有效高度为高出田土表面50cm以上为好,这样既可以防止蛇类进入,也可以有效防止塘角鱼跳出。
2.2 鱼窝的建设
面积在0.02hm2以上的田块,每块田在进水处开挖一个15~25m2左右的鱼窝(鱼窝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4%左右为好)。
2.3 鱼沟的建设
耙田后插秧前,根据田块大小、形状不同,在稻田中开挖成“田”字型、“十”字形或目字型等不同形状的鱼沟,鱼沟宽,深约30~50cm左右,鱼沟与鱼窝相连通,鱼沟的面积宜控制在稻田总面积的6%左右,太大了会影响稻禾产量。
2.4 设置拦鱼栅
在最高水位处要留一个控制水位的排水口,以防下雨时稻田里的水漫出田埂,在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备,防止鱼类外逃。拦鱼设施一般用竹篾、铁筛片或尼龙网片等材料制成。
2.5 搭遮阳棚或网及诱虫灯
在南方夏天太阳特别大,要注意水温意外升高,还要在鱼窝搭建遮阳棚或网,可以在鱼窝的四边搭棚种些攀爬植物,做成本地塘角鱼喜欢的阴凉窝洞。
3 稻田播种管理,
3.1 水稻的种植
选择株型紧凑、抗倒性好、抗病力强、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的水稻品种,每667m2插秧1万蔸左右。
3.2 稻田施肥
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插秧前1~2d施肥,插秧后7~10d追施部分肥料,幼穗分化二期再施一次肥料。
3.3 农药的合理使用
选用对口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养鱼稻田禁止使用对鱼类毒性大或有鱼类禁用成分的农药。应当多选用水剂,少用或不用粉剂。
4 本地塘角鱼苗的放养
4.1 放养时间
鱼种投放时间一般在2月底—6月初,水稻插秧7d后、秧苗返青时进行,放鱼前一定要经过试水,确认无害即可投放鱼种。放养的本地塘角鱼苗规格一般在5~8cm以上,这样的鱼种成活率高,得病少,可达到预期产量。投放数量可按鱼窝的面积,每平方米放养50尾鱼种为宜。
4.2 饵料的投喂
本地塘角鱼是喜欢动物性饵料的杂食性鱼类,每天投喂以新鲜的动物内脏、蝇蛆、蚯蚓等为主,辅以颗粒饲料。
4.3 病害防治
4.3.1 水霉病
鱼的体表寄生白色棉毛状的菌丝,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消瘦而死。预防措施:在鱼运输后用3%食盐溶液浸洗10min左右,平衡水温再下田里的鱼窝。发病后可以用硫醚沙星0.2g/m3的容量在鱼沟和鱼窝均匀泼洒。
4.3.2 肠炎病
鱼腹部肿大,轻按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可以进行水体消毒,一般可以使用强氯精等消毒,并投喂大蒜捣烂搅拌的饲料。
4.4 成鱼收获
正常养殖经过3~4个月后,鱼体重达100g左右就可以上市,一般成活率达80%,每667m2产成鱼100kg以上。按现价格30元/g,每667m2塘角鱼产值就可达2800元左右。
5 总论
利用稻鱼结合科学立体种养,减少了肥料的投放,鱼类在田里可以改良稻田的土质,可实现稻谷增产。
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实现了稻谷原生态的生长,长出的稻米品质好,无污染,是真正的有机米。同时减少水排出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环境,使水源可以重复使用。
稻田综合种养,养出来的鱼外表颜色鲜艳,味道鲜美,消费者欢迎度高,价格效益有了很大的提升,是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摘帽的好办法。
作者简介:卢坤明(1971-),男,广西梧州市,大专,研究方向,扶贫增产,水产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