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创新经济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bon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正在全球蔓延;中国的GDP增速也降到了7.8%,经济受到明显影响。
  我国政府高瞻远瞩,较早地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规划,但各地执行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当世界经济稳步发展,市场欣欣向荣的时候,我们面临调整的压力是比较小的。所以,许多地方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也是不足的。今天,当国内外市场一起出现危机,市场倒逼我们转变时,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变的时候了。转型,是艰难的,更有阵痛,需要付出短期乃至长期的代价。转型,就必须扔掉原来落后的产业和项目,放弃一部分眼前的利益,逼着人们去创新。
  既要创新,又要使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
  到地方采访,经常有政府和企业家咨询我们:什么是创新经济?如何抓住经济创新的机会快速发展?
  按照世界公认的慨念,经济创新指的是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要素的发现、新生产方式的引进和新企业组织形式的实施。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创新就是新的组合,如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组合、新技术与新生产过程的组合、新技术与新生产原料的组合、新技术与新市场开发的组合以及新技术(或者新的生产力)和新产业组织的组合,等等。创新经济的核心就是以数码信息互联网为元素,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跨界进行全球整合资源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组合。通过与经济生活中的某一活动相组合,带来一场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革命。
  比如说3D打印。其核心就是数字化、智能化与新材料的结合,它将改写制造业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当然,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也与创新经济息息相关。
  经济创新,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的自觉行为。各级创新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创新的热情无比高涨。但各地在创新方面尚不平衡。一些地方局限于做表面文章,对概念感兴趣、附庸风雅,创新经济如何落到实处,还需要真抓实干。
  全国各地差异较大,当地的资源禀赋、历史人文、环境生态、地理交通、产业特点等都不尽相同,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特色,创造、创新,打造创新经济。学习别人是应该的,经常交流也是必要的。但他人的成功经验,你就未必能够复制模仿。就像海南的植物,那么翠艳欲滴,但到北方,也许她就无法成活。
  创新经济,绝不是否定原有的传统产业,也不是机械的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必须自己走出一条符合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特色之路来。就像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
  创新经济,绝不是仅仅搞一、二个发明创造,仅仅研究生产几个新产品,发明几个新概念。而是要建立一套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体制,营造创新经济的市场氛围,建立一个个创新经济的产业链,真正把创新经济转化为生产力。
  否则,“熊猫”在中国、“功夫熊猫”在国外的尴尬,将会一次次重演。一个残缺的苹果,已经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未来,还会有哪些颠覆性的产品改变世界呢?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袭来,我们要迎难而上,抛弃幻想,勇敢地登上世界经济发展的列车。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育也应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走向现代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各个要素,调动学生学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