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h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根垫模拟装置制备根际土壤,并改变根垫与土壤接触时间以研究植物生长不同时期根际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不同时期根际土壤性质变化有明显差异:植物生长前期,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急剧增加,20 d后逐渐下降;pH值也是先升后降,但最高值出现在40~60 d前后。在研究的100 d内,氧化还原电位(Eh)始终呈下降趋势,而微生物量则持续上升。玉米(Zea mays L.)和大豆(Glycine max Merr.)根际土壤性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玉米根际土壤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大豆。
其他文献
实验筛选了绵羊卵母细胞同期化培养的放线菌酮(CHX)浓度,研究了CHX处理后减数分裂进程的改变和CHX处理时间对减数分裂恢复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了体外成熟不同阶段CHX处理对后期
从中国西部地区发现两个黑蛋巢菌新种,它们是甘肃黑蛋巢(Cyathus gansuensis)和嘉峪关黑蛋巢(Cyathus jiayuguanensis).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真菌标本室(MHSFC).
设计了一个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和处理时间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对湛江等鞭金藻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频率对湛江等鞭金藻的生物学效应显著,而超声功
合成保养液具有细菌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并能提供新陈代谢中的能量,使细菌保存10年之久,是一种长期保存细菌良好的培养基。
为了解雌激素的神经(estradioD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经脑微透析探针,制成谷氨酸神经兴奋毒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实验与对照观察雌二醇的神经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雌二醇可明
记述中国阿鼻虫忽属1新记录种--喜阿鼻虫忽Aristocypha hilaryae (Fraser).
本文探讨了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诱导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永生化.在体外培养系统中,以维甲酸(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1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拟胚体(EB)分化为
目的 研究电磁脉冲 (EMP)对肺癌细胞A5 4 9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场强为 6× 10 4V/m的EMP辐照 5次 /2min ,然后采用细胞计数、MTT、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染色的图像分析 ,观
HMG (high mobility group)蛋白质是真核细胞核内一类含量丰富的非组蛋白, 它们在染色质的结构与功能及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凝胶电泳阻滞法和体外核小体重组技
用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植物杀虫剂苦皮藤素Ⅳ对棉铃虫幼虫离体培养中枢神经细胞钠通道门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苦皮藤素Ⅳ对钠通道具有迅速的浓度依赖性阻滞作用,使电流-电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