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记忆与符号象征:盘瓠意象谱系的畲瑶苗服饰文化共享机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o_o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扎实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理论依据,其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盘瓠意象谱系的符号化载体之一,服饰艺术则为畲族、瑶族及苗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同源共祖关系确立了极为重要的外显标志.虽然随着生活空间的历时性变动以及交往对象的共识性改变,各同源民族(支系)的服饰艺术也产生了在地化因素,但以盘瓠神话为再模仿对象的共享符号却未曾被取代.我们既要深入研究单一民族的艺术,也要深入研究各民族艺术间的交融,进而于多民族共享传统文化符号象征体系的探索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直接的历史依据.
其他文献
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数字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技术创新的内生和外延两种视角出发,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运用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企业通过内生方式获取创新水平的提升,还有利于企业投资的多样化与便利化,进而帮助其通过外延的方式获取创新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及东部地区企业中的内生式创新效应更为明显,相反,在国有企业及大规模企业中的外延式创新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
语言文明概念可以分为3个层次:礼貌语言体现的语言文明,属于个体层次的语用范畴;典雅语言体现的语言文明,属于言语社区层次的语体范畴;本土术语与知识体系体现的语言文明,属于文化共同体层次的语言范畴.就第一层次而言,以往针对礼貌用语、语言暴力、语言纯洁与规范的研究只是对“文明语言”的研究,不足以构成“语言文明”的完整含义;就第二层次而言,推行“雅文运动”,提倡典雅文体是社会整体文化程度达到新高度后的内在需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就第三层次而言,文明自语言始,语言在建构和传播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