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da123sas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治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技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从我院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选取13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对其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其中给予实验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三天止痛药使用情况、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肛门排气时间较少,止痛药使用情况较好,切口微小,较少发生并发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对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进行诊治的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加快康复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传统开腹手术
  胃十二指肠穿孔是一种常见外科急腹证,其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治疗若是不及时、不到位,极易对患者的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1]。对胃十二指肠穿孔进行治疗的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手术。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尤其是腹腔镜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现已经在胃肠外科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中得到应用[2]。为此,本文对我院的132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选取13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其中,实验组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17岁-81岁之间,平均为(49±1.6)岁;有33例为夜间空腹穿孔,31例为餐后穿孔,2例为胃癌穿孔。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19岁-82岁之间,平均为(50.5±1.5)岁;有35例为夜间空腹穿孔,28例为餐后穿孔,3例为胃癌穿孔。所有患者穿孔发生到开始手术的时间均在4-12小时之内,平均为6.5小时,且均合并不同程度弥漫性腹膜炎。两组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且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选取标准
  入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胃十二指肠穿孔,且穿孔时间在24小时以内,需要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排除患者:有腹部手术既往史,但不包括剖宫产,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在Ⅲ级以下[3];一期手术行胃次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外伤性穿孔。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要在术前进行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呼吸辅助,留置胃、尿导管,并进行补液和抗炎的术前治疗。实验组:所有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人工CO2气腹的组建,经脐部位置进行腹腔镜的探查,并以次探查结果为依据对3-4个的其它操作孔进行良好的设定,并进行常规穿孔边缘活检。在腹腔镜下的辅助下进行全腹腔的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并对穿孔病灶进行有效的处理,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穿孔对大网膜填塞封堵进行缝合。在双侧膈下以及盆腔位置置入2-3根引流管并进行引流操作。如有镜下处理难度较大的情况发生,则需要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在腹部位置进行腹腔镜辅助的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以术前的检查和评估结果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均需要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以便对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
  1.4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三天止痛药使用情况、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分析和处理数据采用的是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132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有50例为胃穿孔,82例为十二指肠穿孔。在实验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腹腔镜下处理难度较大的状况,对此进行腹部的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其它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的修补手术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分别为(69.1±18.9)min、(7.4±2.7)d以及(2.3±0.2)cm,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三天止痛药使用情况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2.2±1.3)d、0次一级(3.4±1.6)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分别为(86.5±20.2)min、(10.1±4.9)d以及(11.4±2.2)cm,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三天止痛药使用情况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4.1±1.7)d、(2.1±0.3)次以及(3.6±1.2)d,两组相比,除了再抗生素使用时间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其它各项指标实验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对比情况(X±s)
  表1 续表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
  另外,在并发症方面,实验组有6例(9.1%)出现切口感染,0例(0%)出现切口裂开,5例(7.6%)出现肺部感染;对照组有10例(15.2%)出现切口感染,3例(4.5%)出现切口裂开,9例(13.6%)出现肺部感染,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经过良好的对症治疗后均症状均得到有效的缓解。在死亡率方面,实验组有1例死亡患者,死亡率为1.5%,对照组有2例死亡患者,死亡率为3.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3例死亡患者年龄均超过75岁,且均伴有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3结论
  在腹部外科急症中,胃十二指肠穿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传统所采用的开腹手术治疗的切口较长,住院具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需要较长的住院时间[4],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患者的治疗痛苦,影响患者的康复质量。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中出现了腹腔镜修补术[5],这些先进的微创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缺点,减少了术后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患者基本上不会因伤口疼痛而影响咳嗽,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可以在多个方面对脏器所产生的刺激进行有效的减少,手术过程会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产生抑制作用,腹腔镜技术可以将这种抑制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6],以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在本研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三天止痛药使用情况、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均要优于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治过程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微创切口,大大的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Morly C,Chati R,Scotte M,et al.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perforated gastro-duodenal ulcer:literature review[J].J Visc Surg,2013,150(5):333-340.
  [2]宁宁,李松岩,夏绍友,等.腹腔镜胃肠手术中第二助手的配合要求[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33(12):1312-1313.
  [3]杜晓辉,陈凛,宁宁.外科医师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培训模式探讨[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7):786-788.
  [4]李新平,刘文方,姬舒荣.胃肠镜致胃十二指肠穿孔14例诊治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5):288-289.
  [5]陈朝晖,蔡柳新.腹腔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7):47-48.
  [6]Zimmermann M,Wellnitz T,Laubert T,et al.Gastric and duodenal perforations:what is the role of laparoscopic surgery?[J].Zentralbl Chir,2014,139(1):72-78.
  尿红细胞尿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5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脓尿。尿中若有大量白细胞,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或尿道感染。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分类中高风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近年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因是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使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随之发生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内斑块的稳定性影响巨大。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不断深入,炎症已经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因素之一,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治疗的13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4%,虽略高于对照组的83.58%,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P清除率虽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均具
期刊
供应室是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工作人员直接受到病原微生物、化学消毒剂、热源、噪声等职业危害,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尤为重要。  1 职业危害  1.1 物理因素 (1)锐器伤:锐器伤是造成工作人员职业损伤的主要因素。常见有穿刺针、缝合针、尖头器械扎伤,剪刀、刀片划割伤等。回收过程中,由于临床科室进行各种诊疗操作后,处理医疗废物时,未将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从而使污染的针头、缝针、刀片隐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针对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去顶术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 以35例2013.6.1.~2014.6.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20例)和穿刺组(15例),即分别采用的是腹腔镜去顶术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复发率和并发症几率结果:以上两组患者在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ADA和CRP联合检测对肺结核的意义,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设100例来我院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ADA和CRP联合检测,统计两组的血清ADA(腺苷脱氨酶)和CRP(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血清腺苷脱氨酶时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时
期刊
摘要: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近年已达1/1800-1/2216 ,因该疾病多数未能在早期诊断,故常被误诊,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并且切除子宫使女性失去生育能力。国内外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无统一论断,故相关临床治疗疗效的对比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治疗疗效  切口妊娠:(Caesare
期刊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针对脑梗死护理措施总结经验如下。  一、饮食营养  发病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48h后根据病情而定。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患者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
期刊
摘要:临床实践中,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鉴别等关键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其检测结果尚无法单独作为肿瘤的临床诊断依据。对此,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常用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原则。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存在问题;应用原则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缩写T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管理中应用全程化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6例我院于近一年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将66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传统教育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将全程教育模式应用于研究组,观察2组干预效果。结果: 6个月教育后,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疾病知识了解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空腹血糖水平较入院时明显要低,且明显低于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P<0.05),具有统计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5例慢性胃炎的患者,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采用西药多潘立酮等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作为参照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采用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愈42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4.1%,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二者差异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