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颗星都寂寞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315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年级暑假,和家人去某个亲戚家参加婚礼。来的客人很多,大人们打发我去镇上的小卖部买零食。小卖部周围散落着一圈小孩儿,看到我这个陌生小孩儿闯进视线,都开始盯着看。一个大一点儿的女孩子问我很多问题,我并不想说话,于是装作说不出话的样子,指了指自己的嘴,又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假装自己是聋哑人,连零食都没买就回去了。这件事我从没跟任何人讲过。长大的我,再去看待这件事觉得啼笑皆非,原来“社交恐惧症”这个流行没几年的词那么早就体现在我身上了。
  社交恐惧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动。
  当下很多人会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而事实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这些小问题,是不足以被称之为心理疾病的。当一个人习惯性地给自己贴这种标签的时候,往往会误导大家产生对心理疾病的错误的刻板印象,让很多没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误以为自己有病,使很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或者受到二次伤害。
  我们常常误解社交恐惧症就是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其实严肃地说,病情持续至少1个月以上,同时符合以下这4个特征才真正地需要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1.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的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的危险程度不相称;
  2. 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3. 出现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 明知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仍无法控制。
  也许社恐只是你的保护色,也许你对你自己的潜力还未可知,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你都可以尝试暂时去掉这个标签,勇敢地做一回自己。告诉自己,你很好,你没病。也许你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但是你可以通过努力去完善。为了改变社交焦虑的现状,你可以——
  A. 于虚拟中练习,拥有更多试错与成长的机会。在网络匿名交往中,不要演绎,表现真实的自己,看看别人到底会不会讨厌自己。即使别人讨厌自己也没关系,换个ID又是一次机会,改正上次的错误,不断无压力地成长。
  B. 多读书。经常读些有意义的课外书籍、报刊杂志,能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而且这会有效地帮助你树立自信,在社交场合也可以毫无困难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C. 多交朋友。积极的语言交流是战胜恐惧的法宝。在我们和别人的交流中,我们不仅可以有效放松心情,还会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识。
  D. 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以自信,千万不要每做一件事,先说“我做不到”。
  E. 努力生活,积极尝试改变,我们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自己。
  我很喜欢《你是哪颗星》里说的“每颗星都寂寞,但一起发出微光,也能闪耀整片夜空”这句话。很多时候,内心的胆小恐惧来源于一种孤独感。在一群开朗的人中间,不善言谈的你觉得自己十分孤独,甚至产生了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但你要知道,世界很大,你不是唯一一个孤独者,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想通这一点,我相信你会好受一些的。
  
其他文献
“我一个人不会无聊的!”  “真的吗?我不信。”  以上一段对话会不会很有画面感,是不是像极了你妈赶你出门时的样子?相似的场景,每个假期我都在经历。  对于一个精神世界非常丰富的人来说,能宅在家,就是我向往的生活。工作日该有工作日的状态,假期也应该有假期的生活。我喜欢一觉睡到自然醒,有太阳就晒晒阳光,下雨天就在室内看看书打打沙包,舒舒服服地消磨时光。两三天的短假期我是这样度过的,一两个月的长假期这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回忆它追赶着时间。  現在的岁月更迭快,你、我、网速都快,时间它拼凑成回忆。  这里是流行APP,我们不追赶时间,只追赶潮流;我们不拼凑回忆,只拼凑快乐。  美梦终易醒,再睡难回笼。我是钟易醒。喜风尘,慕流浪,想自由,觉得岁月是一种无声的浪漫,惟愿文字于你我而言并非消遣。  从小到大,英语都是必考科目,它不仅会拉低我的总体成绩,甚至在外教课上使我频频出糗。可以说
-1-  无论在我多么落魄的时刻,都始终记得一件事,那还是小学时,我和堂哥一起在奶奶家吃(qiang)午(ji)饭(chi)。  我奶奶烧的鸡翅,酱汁浓稠美味,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盘可以让我吃葱的菜。但是我家讲究很多,新闻又总播报长了6只翅膀的鸡,于是奶奶每次只买几个,这就让我跟我哥不得不“你一个,我一个”“你那个好大,我这个好小”地数着吃。  有次,我剩下最后一个小鸡翅,我哥的模样又实在如狼似虎,我
“同学们,这次的考试成绩下来了,我放在讲台上,自己来看吧!”班主任把两张成绩单向我们晃了晃,出门开会去了。  一张小小的讲台上挤满了人,每个人都拼命地向里探着脑袋。空气中弥漫着焦虑,以及诸多說不清的复杂情绪。我生性懒惰,并不愿加入这一场好戏。成绩单又跑不了,晚些看也来得及。  多么适合睡觉的大课间啊!我把头埋进了书本纵横的桌子,眯上了眼睛。  刚要睡着,右肋处猛然遭到一指戳击。我叹了口气,侧过脸望
语文老师说:“一切皆有可能。”  数学老师说:“无穷。”  生物老师说:“生物多样性。”  这里有当下各种APP,满足各种不可能的可能。  小鹿,被情感博主四个字耽误的搞笑博主,日常喜欢转锦鲤,运气交给锦鲤,而我负责努力前行。  前几年很火的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让我们一度徜徉在旅游之中无法自拔。那些天南海北的城市,多了一份我们的足迹,无数不认识的人因为同一座城市相遇。  兴许是旅游风
你知道的,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了。可是,我们还有现在啊。  [1]  爷爷奶奶那辈的老人见识过真正的贫穷和饥饿,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读书是件无比奢侈的事情。  我爸爸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出生時家里的条件稍稍好转。我的两个伯伯和姑姑们小小年纪就出去给人搬砖、放牛挣工分来补贴家用,爸爸是家里唯一有幸可以进学堂的孩子。但我爸上完小学三年级就怎么也不肯去学校了。  “骂也骂了,打也打了,我还说只要他肯读书
没想到10年以后,还有读者对2009年在小博上发表的文章依然念念不忘。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文章的魅力從不会因为时间而减少。感谢鹏修哥的耐心查找。(但“老编辑”不是我说的啊!鹏修哥是最年轻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减肥要是能冥想就好了……  我们为什么群名叫“和谐编辑部”呢?因为我们每件事都是群策群力完成的!每天都在思考让杂志更加多元化的方法。这样努力的编辑,你们爱了吗?  编辑/王语嫣
阿允来电话时,我正在看《走火》,阿允说:“你以前对这些从不感兴趣的。”我“嗯”了一声,过了会儿说道:“喜欢了。”  挂了电话,也没心情继续看下去,就这么趿拉着拖鞋出了门。没有蝉鸣,却热得出奇。七八年前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这还是一条土路,旁边零零散散有着几个小卖部,我会趁着大人不注意拿钱去买老冰棍、小布丁。可是现在小卖部没有了,改成了大商场,而当年顽童的馋意也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时候的自己,还
Part.1  “胖老师”不姓崔…………啊不,崔老师不姓胖。还有,崔老师不是我老师,崔老师……是我妈。至于“胖老师”这个名号,是我和我爸偷偷起的,要是被她知道……我俩就完蛋了。  Part.2  我和我妈之间的关系,倒有点儿像《猫和老鼠》里的Tom和Jerry——互相看不顺眼,可谁也离不了谁。“胖老师”绝对不会对我说什么“宝贝,我爱你”之类的,她最多只会笑得一脸意味深长喊我:“狗蛋儿,你看下这题怎
政政给我讲了一个知乎网友的事儿。  一个女孩儿说自己在初中的时候喜欢一个男孩子,和男生在qq上表白,男生没有答应,可是这段聊天记录却被爸妈发现了。爸爸气急败坏,他说:“年纪这么小就有这种心思,你简直就是玛丽莲·梦露,你就是个荡妇!”  后来到了大学,女孩儿第一次做心理咨询,讲起这段往事,哭得不能自已。  那时候她已经有了明显的心理异常,影响到正常学习。  她请假十多天回家,爸爸知道她去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