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传热学》课程中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n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小班化教学”引入理论很深且应用性极强的《传热学》课程中,将“大班理论授课”和“小班研讨训练”进行有机结合,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应用训练,在系统而扎实的知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创造,进行工程实践创新。同时,将考核方式由原结课考试为主,变更为过程性考核与结课考试结合的形式。实践证明,本次传热学小班化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和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传热学课程目前存在的教学弊端,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的预期改革目标,收获巨大成功。
  ◆关键词:小班课;传热学;混合式教学
  本文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传热学》课程的教学模式问题进行探讨。探索将“大班理论授课”和“小班研讨训练”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起一系列与当前学生认知特点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和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传热学课程目前存在的教学弊端,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1“小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1.1教学过程改革
  探索引入“小班习题课”和“小班讨论课”,习题课重点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应用训练,而讨论课则需要在系统而扎实的知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创造,进行工程实践创新。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大班理论课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完成“知识获取”。小班习题课通过习题练习的方式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训练。在上课前需要学生提前对已学习的知识模块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从而促进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为后续习题练习环节奠定基础,达到系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目的,完成“知识内化”。小班讨论课则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协作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实践创新,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深度学习的目的,解决“与工程实践脱节严重”的问题,完成“知识升华”。
  《传热学》总学时46,按照图1的研究思路,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大班理论课17次、小班习题课4次、小班讨论课2次。小班课均采取分组实践、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按照目前小班学生人数普遍在15-25人之间的原则,根据选课人数将所有学生分成3个小班,每个小班再分成5个小组,共15组。
  1.2考核模式改革
  目前传热学课程考核还是以理论考试(占比85%)为主,作为一门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
  引入小班课教学模式后,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应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因此,由原结课考试为主,变更为过程性考核与结课考试结合的形式。其中,小班习题课4次,各5分,占20%;小班讨论课2次,各10分,占20%;出勤、作业、其他日常表现,占10%,期末考试占50%。相对于传统“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混合式教学评价是基于过程的评价,以往在期末通过短期复习、靠死记硬背来得分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避免了同学们只关注期末考试内容而平时疏于学习的弊端。
  2教学模式改革效果评价
  2.1成绩评价
  分别从期末成绩不及格率、期末成绩标准差和成绩等级区间占比三个方面,将2015~2018年的《传热学》期末成绩进行对比。可以看出,2018年引入小班教学混合模式改革后,课程不及格率明显降低,改革后,期末成绩的标准差由前三年的14%-15%左右,降至9.95%,降幅非常明显,说明相较于前三年考试成绩比较分散、学生对于传热学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而言,引入本次教学改革后,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非常集中,从成绩等级区间占比图(图4)可以看出,2018年,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集中在70—89之间,占到了总人数的68.05%,说明通过小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后,越来越多的同学都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传热学基础理论知识,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初步应用传热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传热问题,为以后解决更为复杂的工程问题奠定了良好理论和实践基础。
  2.2问卷调查
  课程小班化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整体评价方面,超过一半(53.73%)的学生都认为整体教学效果“好”,86.57%的学生认可本次小班化教学改革。学生收获方面,高达79.1%的学生认为“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而这项能力无论是学生在校内、还是未来走出校门、走进社会,都必须具备的一项终身能力;其次,68.66%的学生同时选择了“提高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了我团队合作的精神”,这是学生未来走进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场技能;再次,55.22%的同学选择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44.78%的学生选择“激发了我学习传热学的兴趣和热情”。在学生收获方面,调查结果远超预期,说明本次传热学小班化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和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传热学课程目前存在的教学弊端,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的预期改革目标,收获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焦万丽,何静,张爱娟等.以“小班授课”为载体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踐[J].山东化工,2018,47(04):138-140.
  [2]欧静兰,吴皓威,印勇,等.“信号与系统”课程小班互动式教学实践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15(03):47-50.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要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这也赋予了体育教学更多的要求,新时代下,教师除了利用体育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有一个强健的身体,还要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从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激励评价、以赛促练这几个方面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具体路径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意志品质;培养路径
摘要: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逐渐应用于各岗位的当中,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针对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策略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小学生在家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虽然在网络环境下能够有效开发小学生的智力,丰富小学生的知识,但是这样
◆摘 要:应用型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优良素质的人才,在毕业生正式踏入社会之前做好过渡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应用型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传统会计专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针对师资力量进行升级,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环境等方式,希望构建出全面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型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为社会提供高水平会计人才。  ◆关键词:网络环境;应用型高校会计;实践教学  在互联
◆摘 要:自古以来,教育一直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其向社会输送大量人才的特殊性一直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占据举足轻重地位。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础,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快速变化,面对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明确表示,一切都必须从娃娃抓起,并更多地关注小学,追求智育与德育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小学的独特性在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