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基因异常表达的研究

来源 :眼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g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基因表达与正常人的差异,探讨白内障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术中撕取晶状体前囊36眼,其中单纯核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0眼,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9眼,角膜移植供体眼及外伤性晶状体脱位7眼(正常对照).3组晶状体囊膜分别提取总RNA,将合格的各组RNA样品做差异显示(DD-RT-PCR),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再将其分离、扩增、测序,最后选取与白内障形成密切相关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5)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各组RNA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基因表达调控物全反式维甲酸对HXO-Rb44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探讨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新途径.方法将视网膜母细胞瘤株HXO-Rb44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进行体外培养24、48、72 h后,以PCR-ELISA方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端粒酶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的端粒酶活性与药物作用时间之间,呈显著负相
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是各种类型干眼症发病的共同机制,本研究通过制作去势雄兔的干眼症模型,检测NFkBp65、NOS2在其角膜、结膜、泪腺组织的表达和意义,探讨干眼症组织破坏的发生机制。
文章以重12V180柴油机为例,详细介绍了燃气进入冷却水中故障排除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别的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