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创校初心,拓宽可为半径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bqa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零”代表着未知与新生,创校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需要智慧与勇气。创校伊始,我带领团队主动出击,从学校的顶层规划开始,依托名校集团,借势发展。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以下简称“川大附小南区学校”)在创校团队的努力中诞生,并蓬勃发展。
  主动出击,勇敢创想
  川大附小南区学校以“未来学校、国际品质”为办学定位。一方面,作为“儿童数据画像”研发小学段牵头单位,学校充分尊重教育与儿童成长规律,将其与数据分析技术有机融合,并适时嵌入真实场景,打造无边界的教育新生态。另一方面,学校与英国百年名校克雷格公学就教育合作事宜达成协议,将在多方面开展深入交流。
  “小小我,日日新”是学校秉持的教育理念。学校以儿童发展为中心,鼓励学生从我出发,从“小”出发,以“小”之哲学,充分挖掘未来的无限可能。
  确定学校的定位与理念是创校的第一步,学校还需要在正确思想的引領下转变视角,在可为的空间里作为,不断拓宽可为的半径。
  儿童视角,创生课程
  面向未来,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每所学校需要思考的问题。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提出了泛在的课程理念:生活即教育、空间即课程、分科+融合。希望用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支撑儿童未来成长的多种可能性。
  例如,空间即课程是指在现代教育中,一个学校的空间建设体现着教育观和儿童观。空间的知识显性、学习方法显性、情感交流显性,共同支持儿童泛在、个性化的学习。分科+融合是指学校建立了“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融通型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还原事物本身与全貌,通过跨学科学习实施课程统整,以更好地体现以儿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原则。
  关注教学,创变管理
  共治共创凸显现代学校管理要义。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是教师的口头禅。在创校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倡导每位职工用办学者思维看待教育。为此,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为每位在本部集团跟岗研修的教师配备教学、班级管理、行政管理三位师傅,切实帮助教师转变思路、提高能力。比如,在小一新生家长政策咨询接待工作中,教师就表现出了良好的大局意识。
  教师全程参与学校顶层设计、课程架构时,我惊喜地发现,教师的自主意识被激活,他们在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记录对话、形成共识的过程中成长。扁平化管理支持下的共治、共筹、共创的学校文化正在形成。
  成熟教师+储备教师双轨并行。学校教师团队是由成都市知名中小学一线教师与优秀大学毕业生组成,教师资源优秀。学校并未满足于此,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新任教师在川大附小南区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学习后,会到北京、深圳等地名校参与观摩、研修活动。
  学习流程设计以终为始。未来学校视角下,基于儿童发展数据画像,我们发现仅从知识点和活动来设计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儿童发展需要。我们应从目标出发,重新设计课程与学习流程。在“为什么要开发这门课程、怎样实施、效果如何”的逆向思维引领下开发课程。在不断地思考与实践中,教师会更加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在技术的支持下,教师通过传统手动记录+技术工具常态记录的方式,形成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以及成长多态的立体、科学、精准评价体系,从而多维度呈现儿童学习效度。
  新时代下,我们将进一步理解“互联网+教育”的真正含义,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儿童成长,让每个儿童站在学习的正中央、校园的正中央、未来的正中央。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
  责任编辑:陈璠
其他文献
教育中,有的校长受人尊敬、喜爱,也有的校长被人看轻、疏远。校长应该是什么样子?什么样的校长最受师生欢迎呢?  校长要有大格局,大处着眼,不拘小节。  作为校长,应具有全局眼光,教学、管理、德育、财务、安全均装在心中,注重思考、规划学校整体发展。然而,现实中,有些校长却只关注管理工作的细枝末节,大会小会不断开,板着脸端坐在主席台上给教师们“上课”,不是强调考勤就是强调纪律。学校不是不要考勤和纪律,但
工作后阅读量明显下降,一年可能只读一本书;平时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连轴转,寒暑假才能抽出大段时间读书;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意识不強,一个人读书也比较孤独和难以坚持……哪些因素影响着教师的读书热情?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本刊编辑部除广泛的问卷调查外,也在微观层面,采访了几位不同地域、教龄、学科的教师,听听他们的声音。  四川广安 高中物理教师安林 教龄4年  怀念大学里浓厚的读书氛围  我在县城高中教物
指出了苗木质量分级可以作为苗木培育的重要参考,海口林场在培育华山松时,运用苗木质量分级对提高华山松树苗移栽成活率,以及改善林场经营质量均有积极帮助。目前行业内常用的苗木质量分级方法有逐步聚类法和平均值±标准差法2种。从海口林场的苗木繁育基地中,选取183棵华山松树苗,测量其苗高、地径、鲜质量、高径比等参数。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标准将苗木分成Ⅰ、Ⅱ和Ⅲ三个级别,对比栽种6个月后测定了当年抽稍长度和成活率。结果表明:应用逐步聚类法进行苗木质量分级,移栽后华山松树苗的生长量、成活率等造林指标差异明显,优
不难发现,孩子们吐槽的大多在于父母安排过多,以及比较、打压式的“鸡血”。父母们渴求向上流动,却忽略了通过成绩保障幸福、将学业作为唯一通道的法则,已经不适用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也遗漏了“鸡娃”为亲子关系和孩子身心健康埋下的隐患。  焦虑的挤压中,我们也看到了另一幅画面:为什么有些孩子无须父母督促,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为什么他们遇到困难会积极解决,持续进步?内驱力是回答疑问的关键。  // 内外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