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的导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良好的导入法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该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新课的导入呢?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最佳时期,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好"开场白",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
  一、以扣人心弦的故事,用情感导入
  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黑格尔) 通过音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要遵循艺术学科形象思维的特征。需要的是"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渗透于理"的情感导入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把思想性寓于音乐艺术美的情感、形象之中。用艺术手段启发、开拓学生的感情世界、培养学生心灵感应、投入体验的能力。
  对于叙述性内容的艺术作品,剧中人物情感变化。课前精选一段与课题相关的故事题材作为开场,能使学生对艺术作品尤其是大型艺术作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作为顺利欣赏作品的过渡。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叙事性很强,所以一开场我就为同学们讲述了古老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梁祝相识 ----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欣赏完整个乐曲后,有的同学为梁祝美好纯真的情感不禁黯然泪下,有的为两位当时年轻的曲作家能创作如此动人的民族交响音乐而骄傲。
  二、用音乐导入音乐,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习的原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积极探究与认识事物的倾向性。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莫扎特的歌曲《渴望春天》之前,先让学生听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片段,问学生想到了什么。许多学生立刻想到了他们熟悉的S.H.E唱的流行歌曲《不想长大》。然后通过讲解歌曲音调的来源,导入新课,让学生从流行歌曲联想到古典音乐片段,接下来介绍莫扎特,学习歌曲《渴望春天》。这样让学生对新课引起浓厚兴趣后,展开教学。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茉莉芬芳"。学生进课堂时笔者播放了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在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新课开始前,笔者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你们知道现在听到的是什么乐曲吗?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美国作曲家肯尼·迪根据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创作的萨克斯独奏《茉莉花》,整首乐曲洋溢着温暖、亲切的气息。)这样,就让学生们"嗅"着茉莉花的清香,一起吟唱茉莉花的歌曲,欣赏茉莉花的音乐。用学生们熟悉的音乐导入新课,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诗词导入
  1.请君为我侧耳听--诵读导入法
  音乐本身具有非语意性、模糊性的特点,在欣赏过程中,有时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借助姊妹艺术诗歌开场,既是同学们喜爱的形式,又能一语道破主题,为情绪情感推波助澜。例如,在欣赏大型管弦乐作品《百年沧桑》时,在低音提琴和定间鼓的音乐背景下,可用低沉的声音颂道:"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唆着我的脂膏。"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伴随着音乐的起伏,有的同学思绪万千,情绪激荡,有的眼里饱含泪水。欣赏结束后,再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其中一位同学这样说:"我仿佛又回想起国旗在港督府升起的那一刻,中华民族血洗百年耻辱,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两地失散的亲人相拥在一起??"诗与音乐的结合,能使艺术形象更加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同时,满足同学们多角度的审美。
  2.石破天惊逗秋雨--悬念导入法
  悬念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故意设疑,制造悬念,引发学生追根朔源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恰当的悬念是一种兴奋剂,制造悬念就是在学生已形成的概念和生活经验以及对相关事物更精确的解释与陈述之间树立矛盾,矛盾出现了,悬念也就产生了。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就给学生设下悬念,能引起学生的强烈破疑愿望。
  再例如,情节性的音乐也很容易地引起听者的想象,甚至有些这样的作品在标题中就带有很强的情节特点,比如《动物狂欢节》、《扬鞭催马运粮忙》等等,都很好的抒发了作者的高兴的心情与曲子当中人物的心情。再比如,抒情性的音乐这一类型也很容易引起听者的想象。有些作品其实上代表了作者的心情,作者就是把自己的心情创作成音乐,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的曲子就要让学生凭借音响的感知,大但的展开想象,感受其中的情感,比如《蝴蝶夫人》等等。启发学生想象的方法有多种。整体感受法:通过音乐的高低、快慢、节奏、力度、强弱等要素,去思考有几个主题音调、音乐的总体布局、各段之间的关系等等,感受到作品朦胧的美。
  四、以情感导入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音乐可以让听者’情绪化’。特别是那些令人愉悦的音乐作品,在听后会让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并能焕发出奇异的神采。音乐作品的个性就是能让听者在欣赏中寻找到共鸣,都能利用音乐的表现形式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音乐往往反应了不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而不同情绪的音乐作品往往使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更加强烈。例如:在欣赏《白毛女》选段《廊檐下红灯照花了眼》前,让学生了解歌剧特点的同时,并体验、感受歌剧音乐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力,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并深感生活在这样温暖的大家庭里生活、学习是多么的幸福。再如:在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启发学生从优美的乐曲中去想像春天静寂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迷人的景色,领略伟大祖国山河的无比壮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情感。
其他文献
偶然看到这样一道小学的智力题:rn在如下16个8之间合适的地方添上+、-、×、÷,使等式成立.rn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2 017.rn这个问题还是很有些意思的,因为题目
期刊
【摘要】本文是一例有人际关系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因与寝室同学关系不佳而造成情绪低落,精神焦虑。心理咨询师通过运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引导求助者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现实问题。经过4次咨询, 来访者基本消除或缓解了焦虑、烦恼情绪,在认知、情绪、行为模式上出现了积极变化,人际关系改善,自我认识趋于合理,能适当地评价自己, 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心理咨询人际关系焦虑 求助
期刊
目的:进一步探究口腔健康教育在提升中学生维护口腔健康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随机抽取我校初二150名学生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学生随机分为两组,75例对
期刊
住房保障是世界各国在社会福利中投入较多的领域,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对住房保障的关注和投入,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已日渐成为关注焦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其质量和水平决定了企业生存和发展之路.近年来,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虽有了明显改善与优化,但仍问题重重,影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
【摘要】笔者通过对学校、家庭、社会的调查,了解、分析学生之间“信任”淡化、缺失 现状及成因,以及就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建立、提高、升华“信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样,解决了学生自身及学生之间存在的“信任”问题,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创造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信任缺失构建升华  “信任 ” 是指信任主体在一定的情景环境中,信任对象之间履行一定的责任、义务,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是
期刊
事业单位财务规范性提升受到财务管理制度因素、预算管理意识因素、内控环境因素的影响,要保证单位财务规范性的长效维持,就需要单位发掘内控环境的优化措施、完善预算编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