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2006年度继续教育学分发放通知
【摘 要】
:
【出 处】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07年42期
其他文献
临床上最常见的后天性喉气管狭窄的原因为颈部外伤及长期或不当的气管内插管。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之一,气管内肉芽致气管狭窄是影响拔管的一种主要原因。报告我科收治6例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肉芽形成引起气管狭窄拔管困难的患者,纤维喉镜下采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 yttrium aluminum garnet,NdYAG)激光气化气管内肉芽,观察6个月后病情稳定,均成功拔管。
上颌骨大型缺损时,缺损腔巨大,口鼻腔穿通,会导致患者严重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然而,由于上颌骨结构特殊,毗邻关系复杂,尤其是缺损区骨组织缺乏,修复难度很大,我们首次为1例上颌骨切除患者行双侧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修复部分缺损,在上颌骨低位重建骨组织支持,后期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进一步修复缺损,重建牙槽嵴。
目的评价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治疗老年变应性鼻炎的心脏安全性。方法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0~88岁,中位年龄64.4岁;17例(42.5%)有心血管疾病史和(或)心电图异常,但无QT间期延长者。给予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日1次,疗程30d。治疗前后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分析心电图数据,评价氯雷他定对心脏的作用。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窦性心律无改变,心率、P波时
患者男,15岁,于7个月前反复出现双侧鼻腔间歇性鼻塞,偶有涕中带血,无头痛、无鼻腔脓性分泌物及嗅觉减退,有鼻腔局部胀痛,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慢性鼻炎、腺样体炎,经药物干预无效。2个月前患者双侧鼻塞呈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于2006年10月18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诊为:①鼻中隔良性占位性病变;②蝶窦囊肿;③鼻中隔纤维血管瘤。患者既往体健,家属否认有鼻部外伤史。
最早的颈淋巴清扫术称为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RND),随着人们对颈部解剖的了解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行为的认识,逐渐对RND术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术式统称为MND。以前国内命名比较混乱,2004年在屠规益教授主持下将名称和范围统一,MND的概念为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为主的手术,即“三保留”手术。根据保留的组织,MND分3类:①Ⅰ型,只保留副
一、定义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