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应用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全面的管理体系。随着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本文将从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作用、环节及企业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全面预算是指为了配合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通常是一年)所有部门活动的整体计划与预测,包括运营预算与财务预算。其中,运营预算主要描述企业收益的产生过程和要素,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财务预算主要描述企业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包括现金预算、资本预算、预计的资产负债表等。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模式,要求把企业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综合考虑各个部门的活动,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计划和安排,从而实现各部门与企业的整体目标趋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制订的整体目标与运营计划分解与细化,使看似空泛的目标具体化,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减少了沟通成本,有利于调动各部门、各层次员工的积极性;三是全面预算管理是绩效管理的基础,预算的执行情况为绩效考核提供的了依据;四是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标准与界限,有助于内部授权的实现;五是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者提供了动态的、全面的数据,有助于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任何一项制度、一项管理工作都需要有明确的执行部门,全面预算管理也不例外。全面预算管理的参与者是企业的各个部门,几乎涉及企业的全部员工,所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是建立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组织体系。
  (一)预算决策机构
  预算决策机构一般也是企业的决策机构,即董事会,大型的企业也会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策职能也可由董事长办公会或总经理办公会执行。决策机构的主要职责有:一是启动预算工作,根据企业制订的战略目标与年度经营计划拟定预算政策和程序,指导预算的编制工作;二是对上报的预算进行审核和修正;三是将审核后的预算方案提交有权机构审批并下达获得批准的预算;四是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调节预算冲突;五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算。
  (二)预算组织机构
  该机构一般称作预算管理办公室,是预算决策机构的日常工作机构。办公室的负责人一般是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该机构的主要职责:一是组织预算的编制、审核、汇总;二是组织下达预算;三是根据反馈情况制订预算调整方案;四是跟踪预算执行情况。
  (三)预算执行机构
  该机构是指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及分、子公司。该机构可以是企业实际设立的部门,如市场部、生产部等部门,也可以是虚拟的部门。该机构的主要职责:一是制订本部门的业务计划及预算草案;二是执行预算;三是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反馈。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环节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修正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预算编制环节;二是预算执行与控制环节;三是预算考核环节。三个环节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缺一不可。
  (一)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应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原则,具体可以分为制订目标、编制上报、审查平衡、审议批准等步骤。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所以编制预算的第一步即确定目标。预算目标是企业管理层制定的经营目标的细化,应科学合理,即经过各部门的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预算目标包括年度销售目标、研发投入限额、毛利率及净利率等。预算编制的第二个步骤是编制上报。预算目标制订以后,各预算执行单位应编制预算草案。例如,研发部门应制定新产品开发所需要的各项设备、材料需要的采购预算、技术人员的学习费用、部门人员的出差费用预算。市场部应制订市场调研费用预算、促销费用预算、本部门人员差旅费预算等。预算草案的编制需要参照历史数据并根据外部市场、内部资源的变化合理编制。预算编制的第三个步骤是审查平衡。该项工作应由预算的组织机构负责。对于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机构应组织各执行单位进行讨论、协商,由执行单位对预算草案进行修正。最后一个步骤是审批批准。预算草案经过多次的修正及审核,最后上报到决策机构,对于与预算目标不相符的事项,决策机构应做出调整决定,对于符合预算目标的草案应批准并下达执行。
  (二)预算控制
  预算经审批下达以后,各部门应组织实施,将预算落实到各岗位。预算控制包括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控制。部门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应将执行情况及时反馈,预算组织机构应根据反馈情况,按月或季度将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预算控制的策略有三种:一是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差异很小,可以不采取纠偏措施;二是差异较大,需要采取纠偏措施;三是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差距过大,需要对预算进行整体调整。
  (三)预算考核
  预算考核是指对各预算部门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为绩效评估提供依据,为改进预算管理提供建议。预算考核程序包括制定预算考核管理办法、确认各部门的预算执行结果、编制分析报告、组织考核。预算考核应避免考核指标单一、指标含混不清等问题。
  四、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容易遇到的
  问题及对策
  (一)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思想上不重视
  全面预算管理在很多企业的实践中只是口号、对外宣传的素材,并没有实际执行,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领导层没有足够重视,导致预算只是一纸空文,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企业领导层不够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一是空喊口号,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二是对待已经编制下达的预算不够严肃,朝令夕改,不具有一致性。针对此问题,企业的领导层应加强自身素质,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应到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较好的企业进行学习,从心底认可全面预算管理。企业领导层应充分尊重预算的严肃性,对预算的调整应遵循一定的程序,保持预算的稳定性。
  (二)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设定不合理
  有些企业在设定经营目标时习惯于“拍脑门”,而没有结合外部行情与内部资源情况,导致目标脱离实际,员工认为完成目标无望,索性消极怠工。目标设定的不合理直接导致预算目标不合理,以此编制的预算自然不能符合实际情况。针对此问题,企业的决策层及管理层应充分评估外部、内部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
  (三)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有的企业还仅仅把全面预算管理停留在财务预算的层面,只是指定财务负责人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情况的分析。财务人员只是对企业的最终财务状况最为了解,不能充分、深入地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财务部门仅仅能够编制财务预算,不能编制经营预算。针对此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充分调动各运营部门的参与热情,重视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从而制订合理的全面预算。
  (四)重视预算编制,轻视预算控制和考核
  有的企业非常重视预算的编制,在编制过程费尽心力,但却轻视预算的执行、反馈、调整及考核,导致预算束之楼阁,没有发挥实际作用。针对此问题,企业的相关人员应提高执行力,重视反馈,根据反馈情况分析、调整,并且制定预算考核管理办法,设计合理、明确的考核指标,在期末对各部门的执行结果做出考核,为绩效认定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江红.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现代商业,2014(04).
  [2]彭成勤.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07).
  [3]宋红兵.战略管理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
  [4]李海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相关问题探讨[J].中外企业文化,2013(2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鑫正投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行的深入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高速公路的完善程度成了每个城市对外交通发达程度的重要象征。在高速公路的养护过程中,桥梁安全是居于首位要注意的问题,桥梁安全
在社会公众将要忘却"三鹿奶粉事件"之际,曾经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奶粉又卷土重来。"三聚氰胺"再现事件,是对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拷问与挑战。我国必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制
随着高效能计算机的出现,对系统的性能及安全、可靠、易用等方面都提出的更好的要求。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服务、管理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但是,
随着利润逐步透明化,软件项目开发企业、外包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比质量、比成本、比价格的全方位竞争时代已经来临,而开发项目的多元化、复杂性、多变洼、跨地域对软
“有一种河道,或许离我们很近,尤其是城市河道——浆砌石、混凝土甚至白玉栏杆,河岸修建的非常坚固、漂亮.还有一种河道,蜿蜒曲折,两岸绿树成荫,水草鲜美,鱼翔浅底,白鹭在水
期刊
作为河北省第一经济强市的唐山市具有地域、资源、交通等各项优势,近年来其经济迅速崛起,但第三产业尤其是基础服务业发展仍然缓慢.文章在全面分析唐山市基础服务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