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我,所以欢愉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熔炉》中有一段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的确,世界何其纷扰,唯有“做自己”才能活得更自在。
  当今社会,总有人刻意追逐时代的潮流、迎合他人的喜好,妄图融身其中,于是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外貌、喜好乃至性格,只为获得他人的赞美与追捧。
  他们曲意逢迎,只为他人的认可;他们矫揉造作,只求他人的羡慕。他们或许能够占有丰厚的物质财富,可他们丢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回令人见之忘俗的眼神。而究其根本,不过是内心的极度自卑,進而催生出对所谓成功的扭曲的渴望。而一旦处理不当,人便会成为失去灵魂的木偶,任人摆布。
  其实,较之于讨他人的欢心,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最好的,就像海桑所说:“连枯枝败叶都是好的。”
  自我,是大干世界中普通却独特的个体。做自己,便是在繁华世界中清晰的自我认知。就像不期待石头会开花一样,做自己便是不好高骛远,不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泰戈尔曾言:“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做自己,便是明白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规避风险。从狭义上理解,便是有自知之明。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时,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在意他人的目光,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风生水起,未尝不是一种快乐。
  做自己,更是在繁忙社会中的自我救赎。正如深受大家喜爱的实力派演员陈坤,在功成名就时从演艺圈急流勇退,发起了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2011年,陈坤亲自带领大学生志愿者,一路行走到西藏。他说,这是一趟自我救赎的旅程。他相信,专注的行走是与心灵的独处,平静下来才能认清自我、观照内心并救赎灵魂于俗世。在行走中,他完成了自我救赎,也实现了生命的突围。
  做自己,是敢于舍弃一些东西,与内心对话,获得正能量,从而升华自己的心灵。
  做自己并不意味着困守一隅,妄自尊大;更不是像慕容复那般为了遮掩自己的不堪,一步步丧失最可贵的品质,最终栽倒在可悲的伪自尊上。真正的做自己是扬长避短,在自己的天空自由翱翔。
  亨利·詹姆斯曾说:“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的确如此,每个自我都是独特而迷人的存在,只因自我而欢愉。
  愿你眼中总有光芒,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做自己吧,我在心中暗暗发誓。
  考场点评
  这是一篇实力派议论文,其亮点有二:
  一是思路清晰。首先列举了当今社会一些人“丢失自我”的行径,从反面论述为什么要“做自己”;接着分“自我认知”和“自我救赎”两个层次,论述怎样“做自己”;最后发出呼吁,表明态度。
  二是论据鲜活。作者不仅援引了多则名人名言来强化、深化论点,而且将热门影视中的台词、明星故事、武侠小说中人物的立身行事方式信手拈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料猛味重,嚼之唇齿留香。
  阅读感受:议论功力深厚者,说理自能妙手巧布阵,随意摘星辰。
  (姜有荣)
其他文献
快时代生活的浪潮席卷而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快时代生活改变了我们思考的方式,却没有改变我们思考的本质。面对碎片化阅读的泛滥,我们更应该考虑该怎样给社会的优质化做一个加法。  “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网络世界催生了碎片化阅读,而手机网络从2G到5G的变化也顺应了当代人的娱乐化需求。  《娱乐至死》的作者在书中写道:“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
俯拾即是的段子配上即将迈向5G的手机网络,让这个时代的信息——无论是总量还是传播速度,都膨胀至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可与此同时,它们也在弱化大众的信息处理能力,纵使有软件帮助过滤垃圾短信,可那些我们还未意识到危害就已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的信息,谁能处理?  这些都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莫让快时代沦为乱时代。  诚然,快时代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且也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它不仅让社会从“车,马,邮
是霜华的,是烈性的,大概就是端庄而盛世的秋。一切,在突然的冷风中静止,回想过去,思忖明日,带着一瞬的彻悟,庄重地怒放它此刻的芳华。它是庄严的仪式,是生命向时光的赴约。  迈出坚硬的一步,燃烧的叶飞身奔向逐渐明澈的天渊。懵懂的人间,终于迎來这洗礼了!微笑吧,使命更因此无悔。  最后的宁静要来了,就如温暖,伴随着细碎的牵挂与烦忧一并退场。等到那时,抬头望去,澄澈而冰冷的星空会倒映在你我眼中。  秋,从
我读《夏山学校》,是被学校“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的美誉所吸引。作为一名不得不面对沉重学习压力的高中生,我很羡慕这个充满自由气息的“快乐天堂”,当无意中看到这本书的介绍便萌生了去读一读尼尔先生写的《夏山学校》的想法,看他如何在夏山实践了“让学校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适应学校”这个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理想。在书中,尼尔先生以亲切随和的口吻,以大量鲜活生动的教育案例,对学校的日常生活和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
吃货,指爱吃的人,多指喜欢吃各类美食的人,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美食客、美食家。吃货,如今已成为都市人群的日常用语,直截r当地表达着人们对美食生活的向往。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吃货”一词就在民间普遍运用,口头语与书面语都曾出现,且并不少见。早在1933年2月20日的《世界日报》上,就刊载过一篇署名为“吃货”的《废历新年》的文章。所谓“废历”,即指旧历、农历
事件回放  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丹阳路小学向小学生们发放的红领巾上,竟然印有菏泽万达广场”广告,不仅如此,发放的学生帽上也印有该广告。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发放的,学校发现后很快全部收回。  时事鲜评  连小学生的红领巾、学生帽都不放过,可见,为了追逐自己的最大利益,某些企业已经到了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的地步,实在让人惊诧,也让人无语。  为了推销楼盘,该公司利用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盯上
原文选段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巾有汉、心巾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借机劝降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反复折磨没能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冰冻他的爱国热肠;胡笳幽怨,无法消磨
我的老家坐落在一个小山冲里,三面环山,门前有一方池塘。山上树木苍翠,林间飞鸟和鸣;池塘里碧波荡漾,有莲有鹅有鱼虾,可以听“曲项向天歌”,可以看“鱼戏莲叶间”;池塘边并排种有三棵椿树,枝繁叶茂,粗壮挺拔。  这三棵椿树是父亲20世纪70年代初种的,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和我的年龄差不多。父亲喜欢种树,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树,有三棵椿树、两棵银杏、五棵桃树、四棵桂花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树,池塘四周还种有垂柳。
本期通讯之星:刘文鑫  刘文鑫,南京师大附中高三学生。他这样介绍自己:  本时代的普通一员。  脑海很少有空白的时候,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观察和思考。虽然很抗拒陌生环境,但也会喜欢上陌生环境,因为可以见到不同的人,经历不一样的事,引发不一样的思考。我厌恶激进的言语和态度,对世界和生活始终温和以待,更觉得它们的气质也是温和的。  一直的写作态度是——文字应是未说出的话。我始终觉得,那些没有机会说出口
怀一颗素心,守一份简单,持一份专注,那么,生活中每件事似都能参出禅意,似都能给你启迪。走过平湖烟雨,尝过人生百味,每个人都该是干净而生动的。  东坡的一个偈子“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風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便是赞佛家的不为“八风”所动,只自在“端坐”。这倒是在那老和尚的“砍柴担水做饭”中可窥见一二。只道一事,只言一心,是在现今浮躁的社会中难以寻得的。每个人都心心念念太多,无风还要自摇摆。端稳自